靖州融媒9月26日讯(记者 张秦 通讯员 石凯)9月24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名75岁老人被确诊感染登革热并住院,起因为其在自家菜地劳作时未做好防蚊措施,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到小区进行走访(张秦 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菜地进行防蚊宣传(张秦 摄)
“我心想,蚊子咬了五六天了都没得症状,哪晓得还是来事了……”老人说,在菜地种菜时,没做防护,被蚊子叮了。大约一周后,出现太阳穴胀痛、发高烧、全身肌肉及骨关节剧痛、乏力等症状,次日就医后确诊为登革热。
“患者入院时畏寒高热、关节酸痛,经治疗后症状平稳、体温下降,但老年人恢复慢,仍需观察。” 县中医医院内科住院医师钟灼表示,老年人应尽量少去菜地、池塘等蚊虫聚集处,做好防护。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伴随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其中,老年人、儿童、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等人群容易感染登革热。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菜地查看积水情况(张秦 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入户走访(石凯供)
市民自行清理积水(石凯供)
“遭了罪才知厉害,浑身无力不说,恢复得还慢,大家一定要把防蚊当回事,少去蚊子多的地方!”另一名确诊登革热市民马某学说。
目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通过入户走访、广播、微信推送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并组织消杀队伍清理环境、翻盆倒罐除积水、投灭蚊幼剂,相关防控工作持续推进。
“从我县登革热已发病例来看,70%-80%的登革热病例与菜地相关,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但是一旦因感染登革热住院,不仅老人要承受病痛折磨,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额外医疗负担。请大家正视风险,这段时间少去菜地,从日常小事做起,清积水、防叮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科科长张腾说。
县中医医院医师在对登革热病人进行查房(张秦 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醒广大市民:天气转凉但蚊虫未消,室内温暖处成了蚊虫“避风港”,衣柜角落、卫生间积水处、花盆底部都是其潜藏地。请大家别放松警惕,及时清理积水,从源头灭蚊。睡前用蚊帐、装纱门,外出涂驱蚊剂。出现高热、肌肉剧痛等症状,立刻就医并告知蚊虫叮咬史。
一审:钟屿右 二审:滕栋 三审:刘杰华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张秦
编辑:邱祖芳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3/62/1531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