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先有:科技引领茯苓产业做大做强

靖州融媒体中心11月16日讯(记者 易子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靖州县茯苓加工贸易中心三楼一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精神抖擞的老人正在认真的查阅着资料,他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茯苓大王”,靖州县茯苓协会会长、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执行会长王先有。

提起王先有,当地的茯苓人深有感触的说,他就是靖州茯苓的“点金人”。在他的坚守、钻研及带动下,以前又小又不值钱的“土疙瘩”摇身一变,成为了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走出了湖南,走向了世界。

说起王先有与茯苓的结缘,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60年,年仅9岁的王先有患上了水肿病,团寨里一位退伍军人得知后,到山上挖来野生茯苓煮熟给王先有吃,就这样连续吃了七天,王先有痊愈了。

此后,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茯苓人工种植的事业之中。197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靖州县药材公司在靖州提取茯苓纯菌丝种成功,进入扩大试验期。王先有所在的甘棠镇乐群村是重点试验区,因任务重、责任大,无人敢接受试验区的工作,这时,敢为人先的王先有毛遂自荐,担任起了该试验区的主要负责人,并潜心研究起了茯苓栽培技术。多年下来,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菌类的生长规律有了全面的认识,掌握了茯苓栽培繁殖的核心技术。

随后,王先有的工作重心也从茯苓人工种植逐步转向茯苓菌种的研究开发。2009年,他研究出茯苓新品种“湘靖28”,并成功探索出袋料栽培茯苓新技术。同年,“湘靖28”获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农业厅技术认证,并获省级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茯苓登记认证品种。2013年,“湘靖28”搭载“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

返乡创业的茯苓人李焕国,创办了靖州县国苓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之处,得益于王先有的指点和帮助,公司迅速步入正轨,走上了发展快车道。提起王先有,李焕国心里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我非常敬佩王会长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精神。”靖州县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焕国说,“在我的记忆中,从我的父亲那辈开始,他就已经在为我们靖州茯苓行业培养人才,并不断改良茯苓品种,为我们靖州茯苓人走向全国各地指明了方向。”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茯苓产业突出贡献者”、“湖南劳动模范”、“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在王先有的办公室和公司展厅里,放满了历年来所取得各种奖状和荣誉证书。

今年已经七十岁的王先有从事茯苓人工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引领靖州茯苓产业发展已有50余年,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了茯苓产业的发展上,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传授给当地的茯苓从业者。

经过几代茯苓从业者的坚持,及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靖州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的茯苓科技文化推广中心,全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年均集散鲜茯苓8万吨,干茯苓3.9万吨,年均产值近30亿元,同时带动全县5万多人从事茯苓产业,人均年收入5.5万元。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作者:易子明

编辑:李帮旭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21/11/17/104073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