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山5月5号封山修路。4号那天天气晴好,便骑车去登飞山。到了山脚下,见许多人都赶在封山前爬飞山,上山的公路上人来人往。人多山路狭窄,骑车有危险,索性弃车沿古道上山。
古道陡峭,几乎没人走。约莫走了二三百米,便气喘嘘嘘,汗流不止,心中后悔不该来走这艰难的小道。好不容易走到古道途中的凉亭,忙坐下来修息。亭中只有一个白发的老者,悠闲地倚栏而坐。见到我,便微微颌首招呼。老人面目慈祥,举止优雅,与之攀谈甚欢。良久,正准备告辞继续上山。老人却不让走,说要告诉我个隐藏几千年的故事。以下文字就是根据老人的谈话整理而成,因故事太离奇久远,各位自己去判断真假。
大家知道,渠江自通道流经靖州、会同,至洪江汇入沅水。沿江而下,河东有县溪、金溪、宝溪、龙王溪、额溪、文溪、长溪、朗溪、沙溪,地名中带溪字的很多。而县城对面的江东,又有山名城墙界。城墙界后面又有地名磨石、杆子,旁边是腰鼓坡。这些地名是不是觉得有些怪?其实,这些地名后面有一个隐藏了五千多年的秘密。溪这个字在这里代表的是军事单位,比如现代军队的师、团,只是人数有多有少,不是固定的编制。一溪是把某条河流两岸能作战的人编入一队,以河为名,如县溪、沙溪。而带领各溪的首领就是南方苗侗民族的先祖蚩尤。当年蚩尤与黄帝不和,蚩尤联合炎帝攻打黄帝。黄帝打不过,便用计分化蚩尤与炎帝。炎帝中计,与蚩尤反目,转而联合黄帝来打蚩尤。炎帝是南方人,会同连山是他的故里,非常熟悉南方的地形,形势对蚩尤非常不利。蚩尤不甘坐以待毙,将各溪部众沿渠江而列阵,在城墙界一带设立木质栅栏。蚩尤装备简陋,全部是石头磨刃加装木柄而成。现在的磨石村就是当年磨制石斧的地方,杆子就是加装木柄的地方,腰鼓坡是当年擂鼓出战的出发地。黄帝、炎帝联手,兵多将广,气势如虹,蚩尤形势极为不利。为挽回战局,蚩尤决心偷袭炎黄联军。晚上从腰鼓坡出发,渡渠江攻击扎营在飞山一带的炎黄联军。因为是偷袭,所以蚩尤只带了一溪最精锐的人马前往。在后山留一溪人马做接应。所以渠江以西有潩溪和后山溪两个地名,潩溪者一溪也,指的是跟随蚩尤的人马只有一队。蚩尤偷袭成功,与炎黄联军大战于飞山一带。蚩尤勇猛,他的士兵也非常剽悍。但是他的武器太简陋,石制武器沉重不利久战。炎黄联军以青铜兵器为主,轻巧锋利,所以有更多的体力作持久的战斗。经过艰苦的战斗,反将偷袭的蚩尤擒杀于飞山脚下的打尤街。现在打尤街居民多有旧房改建新房的,挖掘机挖下三四米的基础时,时不时还能在泥土中找到些类似刀、斧的石头。近百年打油街一带多有榨油作坊,所以就改叫打油街。其实原名叫打尤街,打杀蚩尤的地方。蚩尤战死后,其部众都到渠江边痛哭,所以五老峰下有桐油岭。桐油岭一带其实并没有桐油树,原名应为同尤岭,悼念蚩尤的地方。炎黄联军得胜,蚩尤余部群龙无首,只好渡江投降。五老峰对面有座梓潼宫,山名桂香山。桂香山本名跪降山,当年投降的地方。因跪降山实在不雅,取其谐音名桂香山。
听完老人的故事,让我震惊不已,靖州竟然是五千多年前蚩尤黄帝大战的古战场。因为这个故事实在太玄,下山后我特意去找了好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求证。老人们竟然异口同声的斥我讲白话。然而那老头说的绘声绘色,又不像造谣乱编。满怀狐疑之下,我专门去了省博物馆和北京上古史料馆。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查找许久,总是不得要领。但隐隐约约仿佛又有些史料来佐证那老人的故事。
后来,我多次到飞山古道的凉亭,想把找到的史料和心中的疑问向那老人求教。然而凉亭仍在,那老人却再也没出现过。问附近的村民也说没见过这个人。那老人就如从未出现过一样,谜一般消灭了。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覃德才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6/22/743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