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情天地

  文/ 姜雪峰

  有情的地方总是让人充满向往。季春时节,霏霏春雨中的楠木山一行,让我深切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深情。

  在出行之前,我有心做了一点功课,对楠木山苗寨初略了解。楠木山苗寨今属靖州县平察镇棉花村,距县城约56公里,棉花村一共有七个自然团寨(7个村民小组),225户,956口人,皆龙姓,其中楠木山苗寨仅25户人家,120左右人口。但据清光绪《靖州直隶州志》记载,湘黔接边古锹里地区有四十八苗寨(州治二十有四),楠木山苗寨属“寨市里苗九寨”(统名曰三锹)之一。州治二十四苗寨里并没有棉花苗寨之名,由此可见楠木山苗寨历史更在棉花苗寨之前。

  从县城出发,车沿S222省道往平察镇方向行驶四十五公里左右,经过了平察镇马路口侗寨红军桥,就向右拐进一条逼仄的山间水泥乡道,一会儿沿着幽深的山间峡谷傍着清澈的山溪蜿蜒前行,一会儿在崇山峻岭之上盘旋,山势险峻,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深山有好水,清溪绕翠岭,山环水绕,缠绵牵绊,在往楠木山苗寨的路途溪谷间,第一次领略到了水转山的自然奇景。记得从前有一首歌词:“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云淡风轻心飞扬,山清水秀好风光。下车走一段幽静叠翠的峡谷道路,一侧是高山葱翠,一侧是清澈见底的山溪流泉叮咚,山溪跳跃着流淌着,一座青山挡住了去路,于是山溪围着青山绕啊绕啊,真想赤足涉水追溪而去,可放眼这偌大一座山峰怎么也要绕上数里路程。不用着急,只要往前走过道路几十米,山溪已经绕回来了,她竟然又出现在眼前,她温柔地环绕了绿色的山峦一圈,又回到了眼前,实在令人惊喜。你想,这灵动的山溪就这样生生世世,亘古永恒地环绕着这座翠绿的山峦,依偎着这座山峦,滋润着这座山峦,也从这座山体里吸取着养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怎样的深情?怎不叫人感动?不过可能做哲学的人会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绕山的溪流早已不是同一条山溪。这就不是我这样简单直接的头脑可以思考的宏论了!

  在曲折险峻又蜿蜒幽深的乡道上大约走了十一公里左右,棉花苗寨的花桥寨门便赫然出现在眼前,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棉花苗寨和楠木山苗寨其实是两个紧紧相连的寨子。寨子里的人不多,百分之八十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在寨子里的都是老人、年纪较大的当家男人和女人。在寨子里见到的每一张面孔都是和善的笑脸,听说我们是慕名来苗寨欣赏美景的,苗胞们都格外激动,热情地为我们向导和介绍。

  自三皇五帝之一的苗族远祖炎帝神农氏蚩尤涿鹿阵亡以来,无论战争、瘟疫、灾害造成的被动迁徙,还是趋利避害、寻找更适宜生存条件的主动迁徙,苗族先民的迁徙活动从未停止过。据说楠木山苗寨是在元朝末年由龙氏先祖龙杨棣开山建寨,苗胞们自其先祖插柳择居栖息楠木山大约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楠木山苗寨后来发展成楠木山和棉花地两个各有数百人口的自然团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联产承包分田到户以后,为了方便就近种田耕作,苗胞们慢慢地向自己的责任田地附近搬迁,就逐渐又形成了虎形、黑山、半江、燕坝和牛水塘五个自然团寨。据说,棉花地原名莲花地,因团寨中间有一座小山包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相传是观音菩萨的莲台宝座演化而来。莲花地得观音护佑,土地肥沃,插柳成荫,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苗胞们幸福安乐,为了避免张扬,免人垂涎,苗胞们就将“莲花地”叫成了通俗的“棉花地”。楠木山苗寨则是因为寨子周围多先祖辈种植的古老楠木树群而得名。虎形苗寨得名则因寨子所倚山势极象一只卧眠的猛虎。

  楠木山苗寨地处崇山峻岭深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苗民出行都是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楠木山苗寨基本处于交通闭塞状态,过的基本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苗人世代居住生活在山清水秀、空气澄明、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远离市井喧嚣,避免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因而苗族语言形态保存完好,民族文化习俗非常神秘独特。楠木山苗寨除了“穿新衣”祭祖,还有许多神秘的习俗。比如,苗寨的苗胞老死之后,人们祭拜的是一节凿空的楠木,祭祀三年,然后在楠木上钉入一颗竹钉,表示先人入了家祠,灵魂有了归宿。

  苗胞们热爱生活,像燕子垒窝一样精心营建自己的家园,那些团寨周围古老的枫树、珍贵的楠木树、红椆树,树龄都高达五六百年,树身三人合抱不拢。还有满坡翠绿的楠竹,簇拥着那些依山而建、层叠错落的吊脚楼,满眼风光皆画卷。走近吊脚楼人家,细看每一根廊柱、梁枋,每一处门楣、窗花,无一不凝聚着苗家男女对生活的热爱,对装扮美好家园的点点心思。

  楠木山寨子后面有一棵古枫树,据说是建寨的时候苗胞的祖先们亲手栽下的,迄今六百多岁了。去年修路的时候,工人们不经意间掏空了一侧树根的土,寨民们发现了就赶紧筹工筹劳从山坡上挖来泥土给枫树培根填实,惟恐对古枫树有半点伤害。苗胞们说古枫树是他们的护寨神,古枫树上还寄生着一棵古老粗壮的野葡萄藤,每年都结累累的野葡萄,味道十分甜美。世人都祈愿人生有青藤缠绕大树的幸福爱情,故而楠木山苗寨的古枫树又是古老的爱情树。

  名字彪悍,实则温婉秀美的虎形苗寨,寨前更有一棵参天的古枫树斜逸一枝,枝上密密缠绕的薛荔藤枝枝蔓蔓垂下一帘绿瀑,俨然一道天然的寨门帘,透过绿色的帘幕隐隐约约看见苗寨蜿蜒的石板路,参差美丽的吊脚楼,宛若深闺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薛荔俗称凉粉果,属攀援科植物,时常攀爬在村落古树、老宅砖墙和旧屋顶上,叶椭圆四季常绿,果实形似雪梨颜色青翠,绿叶藤蔓青果攀爬如瀑,点缀得乡村团寨充满浪漫的诗意画意。柳宗元有诗描述:“惊风乱点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据《中草求原》等古籍记载,凉粉果有祛湿利尿、清热降火、解毒去暑、祛风湿痛之功效。将采摘的凉粉果捣碎,用水煮,虑其渣,待冷却后即成晶莹剔透的凉粉,食用时浇上红糖汁、醋等佐料,是夏天消暑解渴的美食。但是苗胞们说,他们从不去攀爬采摘,以免破坏了薛荔和古枫树相依相生的美好。

  一直以来,楠木山的苗胞栖息在深山老林中,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不求闻达,但求居有定所,衣食无忧,现世安稳,人们都与世无争、性情和善。俗话说,相由心生,苗家的男女一个个面相柔和、容颜美好,眉眼含春,笑容温暖。天然无污染的空气、水源、果蔬、粮食,尤其常年食用山核桃油、茶油,滋养得苗寨的男女一个个肤色红润、满头青丝,比实际年龄要显得年轻许多。苗胞们从鸟啼虫鸣、松涛流泉等大自然的声音中创造了宛如天籁的苗族歌鼟,也从古老的枫树身上学会了爱的真谛:彼此依靠、互相尊重。在这里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相亲相爱,男人对女人充满真情、真意、真爱,对女子由衷地尊重、赞美、体贴和呵护。在这里有一块清道光22年(公元1842)立的“不许舅霸姑婚”万古流芳碑,被誉为锹里地区的原始婚姻法。

  楠木山苗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的发源地之一,寨子里有不少男女歌师被列为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苗寨的男女劳作之余都酷爱唱歌,他们“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男女老少人人都张口能唱、歌声动人,花草树木、轻风流泉,蓝天白云,虫鸣鸟唱,人伦礼仪、爱情亲情都是他们歌唱的对象。深山幽谷里的生活,恬静安详,时光悠长,人们劳作之余,将唱歌当作了学习礼仪、社会交往、传递友情、恋爱婚姻的美好媒介,人人都爱唱歌、擅唱歌。女人们居家过日子,闲时除了唱歌,更是喜欢挑花绣朵,纺纱织锦,尽情地装扮自己的服饰。她们织花带,绣衣裙,佩银饰,繁复精美,不厌其烦,在精雕细琢里打发悠悠岁月。

  在楠木山苗寨,我有幸聆听了省级苗族歌鼟传承人龙景平歌师和苗寨寨佬、苗胞们一起唱酒歌。酒酣耳热之际,龙歌师在酒席上即兴编词讲歌,寨佬起调,众人和歌,高低声部悠扬婉转,如闻天籁。歌里唱道:欢迎贵客来苗寨,可惜没有好酒菜,待客不周请担待。苗寨处处风光好,贵客你要经常来。我忍不住掏出手机将他们的歌声进行录音,于是苗胞们唱得更加热烈了。我深深地陶醉了。

  徜徉在虎形苗寨的蜿蜒层叠的古老石石板路上,时光的流淌似乎也变得格外缓慢悠长、宁静旷远,内心的焦虑、生活的负累,漂泊无居的灵魂都在这里得到了皈依。眼前幻化出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那高高的吊脚楼上倚窗而立的美丽苗家女子,吊脚楼下古老石阶上情歌撩人的俊朗苗家汉子,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场景。脑海里浮现出纳兰性德的那阙《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这世间最美的爱情大约总可以在这里找到例证。

  置身这样一片有情天地里,真心向往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守着一方山水,陪伴亲密爱人,养育三两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贫病不离,福祸相依,相亲相伴,不离不弃。累了倦了,生命走到了尽头,便在亲人们的守护下安详地闭上眼睛,永远地长眠在一生劳作的芬芳土地中,又不用担心阴冷和寂寞,活着的亲人们不会忘了张罗为你“穿新衣”。等到和爱人彼此在另一个世界里相遇了,还可以再续前缘,或者一起化作缠绵的青藤和大树,彼此枝叶相牵,共沐阳光雨露。生命如此,夫复何求!

  楠木山有一种叫三叉树(学名结香树)的奇特植物,树形不高,至多两米左右,春节前后开花,先开花后发叶,花朵乍看跟菊花有点相似,每一朵花皆从花蕊到花瓣有绿黄白三色逐渐过渡形成,满树花朵朴实无华却又缤纷热闹。三叉树的树枝十分柔软,可以随意打结绝不会折断,楠木山的苗家人但凡有什么心事,都要去三叉树上虔诚地打一个结,祈愿梦想成真,往往都能称心如意,因而三叉树又被称为“圆梦树”。我也想去三叉树上打一个结,许下一个心愿,看看是否真的灵验。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3/27/74333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