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杨梅山上。 张涛 摄
众人合影。 张涛 摄
剪枝后的杨梅树。 张涛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张涛) “现在要多种台梅。”“你们村离城里物流太远,而且路上颠簸对杨梅不好,最好在村里建冷库。”“要利用晚熟的特点打出品牌。”2月16日天气晴朗,县杨梅促销办、邮政公司、某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在靖州县平茶镇江边村的杨梅山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江边村的未来出谋划策。
不让一个孩子断奶
说起江边村,大家的印象就是美丽而神秘的深山苗寨。江边苗寨古建筑群始建于唐宋时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殊不知江边村还是靖州最大的杨梅产地之一,这里有杨梅林3000多亩。可是因为质量不高和地理偏远的原因,杨梅却并没有让苗家人民富裕起来。“杨梅是多,却因交通运输不便、名声不响,往往大部分卖不出去。”江边村党支部书记龙发朝对着漫山的杨梅却只能喊“渴”。一直以来,江边杨梅相对于靖州坳上、后山溪的杨梅来说就是被忽视的孩子。
“不能让一个孩子断奶,江边杨梅也是靖州杨梅。”县杨梅促销办主任戈孝清说。该县了解到江边村的困局后高度重视,于是联合杨梅促销办、电商、物流企业为江边“联合会诊”。
聚焦痛处破除困局
大家爬山涉水走上杨梅山了解情况,并听取了梅农的意见。“最大的问题还是质量不高,比如个头小,甜度不够,要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杨梅质量。”戈孝清说。
“是的,我号召大家剪枝,部分村民思想觉悟不高,觉得剪枝会减产,我说产量大有什么用,还不是烂在树上。”龙发朝说。
“一年心痛,两年心动,要做好长久的打算,提高质量要下苦功夫。”县邮政公司电商负责人谭飞说。
“江边杨梅属于高山杨梅,比其他产地的杨梅晚熟一个星期左右。要利用晚熟的特点差异化竞争。”某电商平台负责人李巧华对大家说。青翠的杨梅林里,大家话痛处、展蓝图,为江边杨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最后县邮政公司、电商与江边村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让美丽战胜贫困
江边村距离县城40余公里,苗寨的木屋如珍珠般洒落在青山绿水间。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不断遇到种杨梅树归来的农妇,杨梅山被大家修整得干干净净,杨梅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路上还有村民正在扩宽上山的路。交通闭塞与山路险恶挡不出苗寨人民脱贫致富的决心,大家无不为江边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所感染。“有大家的支持,江边的村民一定能富裕起来。”龙朝发信心满满的说。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张涛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2/20/743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