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州大林知青小屋——寻找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文化是靖州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上万人响应中央“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靖州边远山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4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知青早已回乡,甚至大多已经白发苍苍,更多的人只能从影视和书本去寻找和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是位于靖州寨牙乡大林村的知青小屋将这段热血沸腾历史完好的沉淀了下来。 2014年,曾下放到该县寨牙村大林侗寨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华昱集团总裁麦庆泉不忘在靖州工作时的峥嵘岁月,发起了在大林侗寨建设“知青小屋”项目。

  座落在林山深处的“知青小屋”原是下放到大林村七八个长沙知青的住所,经过保护性维修,房屋基本保持了原型,屋内生产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小屋内陈列着当年知青们下放时留下的老照片,珍贵的照片见证着他们在上山下乡年代,扎根农村的生活场景。屋外还有不少当年知青使用过的农具,可以让游客一试身手。为了让知青们重找当年的知青生活,“知青小屋”向外开放住宿,因此房内格局稍作改变,整栋房屋被划分为12个小房间,有28个床位。自从2014年6月正式开放以来,先后有400余名知青来这里参观旅游居住,大林“知青小屋”逐渐名声在外。此外,在大林村知青当年建设的榨油坊依然保存完好,靖州政府还打算利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整个知青侗寨的打造,包括知青广场,知青湖,知青风雨桥,知青客栈等等。

  遥想当年,知青们正值青春美好年华,满怀革命豪情,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偏远落后的靖州山区,与靖州各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战天斗地,用青春、热血与汗水垦荒、播种、伐木、修路,初步改变了靖州贫困落后的面貌,奠定了靖州发展的基础,并在同甘共苦中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艰苦的生活环境也锻炼了一代新人,知青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成为祖国发展和建设的中流砥柱。

  你若是知青,便可来与寨牙的父老乡亲共同缅怀过去的纯真年代,共同享受今天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你不是知青,也可以来寻找那段红色岁月,享受这青山绿水。来当一天新知青吧,你一定会有时间驻足的感觉。一切的尘嚣都将抛之脑后,傍晚时分,伴着农田、炊烟、狗吠、鸟鸣以及小孩的嬉闹声,一起感受一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农家生活,一起寻找那段峥嵘岁月。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张涛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6/10/31/743532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