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文明实践】王玉梅:十二载从“助学”到“助心” 让爱与希望一路生花

靖州融媒7月15日讯(记者 胡耀文 钦苏芬)近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天一助人康乐服务中心内,王玉梅正在整理下学期受助学生名单。十二年来,王玉梅与 “天一助学” 爱心平台,已在靖州成为爱与希望的象征。

王玉梅和周倩正在整理资料(钦苏芬 摄)

孩子们在做手工、画画(钦苏芬 摄)

十二年的坚持源于父母“行善助人” 的家训。“小时候,爸妈常教导我们要尽力帮助需要的人。”王玉梅回忆道,早年她便与父亲共同抚养因变故留下的叔叔家的三个孩子,后来又主动承担起资助面临辍学表弟的责任。

“亲身经历让我明白,帮助一个孩子读书,真的能改写他的人生,温暖一个家庭。”王玉梅说。

一次偶然的商业活动中,王玉梅结识了长沙的爱心企业家李斌才。李斌才一直有意资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两人想法不谋而合。2012年,王玉梅创办 “天一助学”,承诺受助孩子每学期至少获1000元资助直至大学毕业。次年,首批10名受助学生开启了这场温暖的爱心接力。

然而,爱心之路并非坦途。“前几年最为艰难。一些爱心朋友的公司经营遇到困难,助学资金眼看就要断链。”王玉梅坦言,巨大的压力让她焦虑万分,甚至彻夜难眠。

“王老师压力巨大,却从不抱怨。她常常自己先垫付缺口,再一遍遍联系曾经的资助人,详细说明孩子们的近况和需求。正是凭借她这份不放弃的精神,助学金才从未间断。她的坚持,令人由衷钦佩!”朋友甄学玲见证了王玉梅的坚韧。

爱心妈妈团队正在帮困难户打扫卫生(钦苏芬 摄)

王玉梅正在看孩子们画画(钦苏芬 摄)

王玉梅正在教孩子们做手工(钦苏芬 摄)

十二年来,王玉梅足迹遍布靖州各乡镇,“天一助学”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21年,她加入“拾加壹”助学平台,成为怀化片区推荐志愿者负责人。令人欣慰的是,受助孩子的妈妈们自发组成 “爱心妈妈团队”,带着孩子们去敬老院探望、关心五保户老人,将曾经收获的温暖,化作给予他人的力量。如今,这支爱心队伍已壮大到50余人,累计资助贫困学子300余名、惠及3000余人次,发放助学金超300万元。

“高三那年家里特别困难,是王阿姨的资助让我读完大学。” 曾受助的学生周倩,如今也成了 “天一助学” 志愿者,从受助者变成了资助人。

随着政策完善,孩子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在持续的走访中,王玉梅敏锐地察觉许多单亲家庭孩子内心敏感脆弱,家长和孩子都背负着沉重的情绪压力。与此同时,丈夫的意外离世,也给王玉梅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这段艰难的日子里,王玉梅接触到了心理学,并以此走出阴霾,也让她意识到帮扶需兼顾物质与心灵,遂将 “天一助学” 更名为 “天一助人康乐服务中心”。

王玉梅正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钦苏芬 摄)

王玉梅正在带孩子们进行心理课程——冥想(钦苏芬 摄)

“更名是为拓宽帮扶边界,让更多人收获心灵健康。” 王玉梅说。

从最初的物质“助学”,到如今的身心“助人”,王玉梅用十二年的光阴让爱心不断延伸。从资助一个学生,到温暖一个家庭,再到滋养一方心灵,她的行动生动地诠释着:最深的帮扶,是赋予梦想的翅膀,更是点亮心灵的光芒,让爱与成长,生生不息,一路生花。

一审:钟屿右 二审:滕栋 三审:刘杰华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胡耀文 钦苏芬

编辑:邱祖芳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1/50/1513038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特别推荐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黄忆钢报道集
  • 张艳阳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