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煮元宵粑粑(汤园) 吃,点蜡烛神香,烧钱纸,叫做送年。家家商铺门前挂的招牌灯特别亮,荷叶灯、大蜡烛照得屋里屋外信亮的,按传统说法:“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 。过了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
清明节挂亲,各家各户祭祖扫墓,传统习俗是“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 ,清眀节若在农历二月,不要在节前扫墓,若在农历三月,不宜在节后扫墓,而新坟扫墓必须在清明节前三天进行。扫墓这一天,全家老小带上锄头、柴刀、钱纸蜡烛香,篮子里装有蒸熟的腊肉、香肠、血园子,还有煎好的糍粑、煮好的水泡胀豆腐和酒,还要提些水果,在街上买几挂彩纸剪的幡和大小编炮及甜藤粑粑等,一齐来到已故先辈的坟地,将坟上和周围的杂树杂草除净,在坟堆上插上纸幡和点燃的神香,并铺上钱纸,在墓碑前点燃蜡烛、神香,钱纸,燃放编炮,摆上酒菜水果等敬品,按辈分大小跪拜先人,然后,全家人席地而坐,饮酒吃菜,吃粑粑、水果。正清明这天,城郊各个坟山上特别热闹,烟雾袅绕,编炮声此起彼伏。扫墓回家后,要准备丰盛的晩歺,全家人在先人遗像前祭拜后共进晩歺。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而甘棠坳一带在五月十五日过节,叫大端午。每家每户头一两天就煮好棕粑,天刚亮,乡里农民就担起两大梱风药摆满四鼓楼和响水洞,西街上和马王桥好多卖鸭子的,毎家每户都要买一大把艾叶、菖莆、九里光、土牛膝、燕子风、猪婆刺、接骨草等风药,大门口都要挂些艾叶、菖莆驱邪,中午的盛宴叫午时酒,要炒鸭子,炒苋菜,吃盐鸭蛋、皮蛋,干笋子炒肉,筒子骨炖令菜(注1),大人要喝雄黄酒,小把戏将酒里的雄黄凃在额头上,传说可去毒避邪。端午节的龙船赛特别热闹,大码头、鸡公亭和江东街河边及浮桥上人山人海,江东街、流坪、魚滩、桐油岭等地十多条龙船参加比赛,击鼓声、呐喊声、呵彩声、编炮声响彻云霄。到了下午,家里就用大搪锅(注2)装满水,放进各种风药,烧开后用文火煮,全家人都要洗这种药水澡,既可去风湿,又可防治各种皮肤病。
七月半中元节,每到农历七月十一到十四,家家户户选一个晚上在门前点上钱纸蜡烛香,摆上酒菜接老客(注3) 回家,每天焚香烧纸、敬茶,供酒饭、菜肴于神龛前,至十四日或十五日夜晚设丰盛晚宴送老客,全家老小跪地祭拜,然后到野外烧包封(注4),祈求先人保佑,还要在旁边烧些散钱纸,倒碗水饭给无后人祭奠的野鬼,让他们不要抢先人的钱财、食物。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是重大的传统节,也是团圆节,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尽量赶回家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筹办以板栗鸭子为主菜,鸡、鱼、肉不可少的丰盛晚歺。晩上月亮出来后,摆上酒菜、月饼、茶点,全家老小叩拜月亮菩薩,然后围坐在月光下吃月饼、瓜子、花生、水果,饮酒喝茶尝月。中秋节有个传统习俗,几个年轻人相约去别个菜园里偷南瓜、毛豆子,如果被主家痛骂,则认为可以免灾,偷的南瓜、毛豆子不能带回家,只能在野外当天煮来吃。
注1:令菜-将大白菜和大叶青菜在开水中烫熟后晒干。
注2:搪锅-口径大的铁锅。
注3:老客-去逝多年的先辈。
注4:包封-用老仄纸贴成的紙袋,正面写明先人名号和祭奠人名号,内装撕开的钱纸,将包封放在一个大簸箕内,淋上宰杀雄鸡的血。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申怡如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6/10/25/743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