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不是在办公室、不是坐在电脑前,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各个车间的角角落落;
木工、贴布、裁缝、包装……每次为了赶任务、车间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出现,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不下岗;他喜欢用心跳、听低处的声音;喜欢用他的双手,丈量躬下腰杆时的弧度有多长;
去年夏天,业务部根据客户需求、临时更改大宗发货单;突然的变化弄得大家手忙脚乱,为了按时发货,在例行的生产会议上,匆匆布置完生产任务后便一头扎进木工车间,在冲压四爪的机器前,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直到人们下班时,他才想起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那时、他的头上积满的灰尘,像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
在工厂上班、尤其是管理层,除了懂管理、还得懂技术,懂得多才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他深谙其中道理,所以,从来没有让自己有一刻的闲工夫;从简单的胶枪维修,到汽抢维修,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维修很多种工具;
记得有一次,打线车间一台机器坏了,当时机械维修师傅不在,而生产任务又紧,接到通知后,从未修过机器的他,拿起工具包就去检查;拆卸机器零件时、手指不小心被破损的轴承片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那一刻、殷红的鲜血汩汩而出;
生产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他随手找来几片布条,把受伤的手指缠起来,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血;他换上新的轴承、又把断裂的部位加上一块钢板,用螺丝固定好,那台机器故障,就这么简单排除了;
上班的日子,总是没完没了;很多人读不懂其中味,他也不懂其中味;读不懂也得去读;很多次,工作还没了结,天已发亮,那时才会想起,又辜负了一个梦里的悲欢……
是啊,家里人近在临安,却又远隔天涯,每个月才有一天和爱人相聚的时间、才有一天任由孩子撒娇的时间,个中的酸甜苦辣,他能懂,她能懂、很多人懂……
流浪包裹着太多的泪水,天涯就是家!
难过的时候,请把手掌合起来,捧一滴水;如果想用她孕育种子,那就干脆再加一把泥土,等风吹来时,发芽、开成心一样的花……
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他的爱人打电话来,说女儿生病,几天了高烧不退,希望他回一趟临安,他却只能安慰自己的亲人说:我在忙,天天赶任务,你带女儿去看看吧,等我休息的时候好好陪你们……一定……
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明显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都知道啊,都是哄哄的,哪里有时间陪家里人啊,除非过年。
自己的亲人生病不能去管、不能照顾,员工生病了,却得连夜送往医院;那是一个下大雨的夜晚,已经快一点钟了,木工车间一个员工说他妻子患了急性阑尾炎,要去医院,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连夜把病人送往昌化人民医院,等到办好入院手续,已经凌晨四点多钟了;
还有个把小时,又一天紧张、繁忙的工作就得开始了……
如果说关爱企业员工的工作、生活是一种道义,那么,多次带队参与到抗洪抢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责?
自从去年三月份,应政府号召,厂里组织了一直抗洪救灾应急小分队以后,他多次带队奔赴水灾现场、深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
2015年6月,一场暴雨侵袭了临安昌化,辖区内的联盟、后葛、白牛等地山洪成灾,多处房屋受损,桥梁、道路、通讯中断;险情就是命令,就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起小分队连夜赶赴受灾现场,与洪水搏击通宵,共救出并转移被洪水围困的乡亲五名,一名小孩,直到天亮时分,险情排除后,又累又饿的他,顾不得浑身湿透,带着大家匆匆往回赶。
2015年8月,临安再一次遭到暴雨袭击,天目山一对夫妻不慎被洪水冲走,接到搜救通知后,一大早便召集了应急小分队的所有人员,前往天目山、于潜一带,沿着天目溪往下游搜索;
在乍萼山下,一名队友看到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被挂在湍流中的树枝上,距离远,看不清是人还是其他什么物件,他便从队友手中要过一根长长的竹竿,下到水流中想把那团东西扒开,谁知脚下一滑,整个人扑入水中……
下午三点多钟,一行人沿着昌化溪搜到了昌化;
尽管人没找到,但一个个早已筋疲力尽;一个劲敲着大鼓的肚子提醒他们:还没吃早餐!
一年多了,可以说哪里有险情,他就在哪里出现;今年三月,秀溪村对面山林突起大火,得到讯息后,带上几个员工,一头冲入火海……
等到火势扑灭,他的头顶,一片焦黄,活脱脱一位从烈火中走出来的士兵!
除此,他还悄悄地、一个人关注着外面的一些弱势群体,比如:资助重病的困难家庭、失学儿童、给地震灾区募捐等等!
从东莞到杭州、到临安,给远在重庆的一个白血病患者多次捐款,一捐就是几千元;给远在广西的一位失学儿童无私的关爱,帮助他重返校园,让他重新聆听身边朗朗书声;快速的网络时代,总是快速的传递着各种信息;唯有他,没有利用网络,给自己的所作所为留下只言片语,哪怕一张募捐的凭证……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八零后年轻厂长吴建强;
有人说,一份勤劳、一分收获;
是的,在这里,他赢得了众多人的信任和依赖;
在这里、他赢得了众多的祝愿:一生平安,阖家平安!
作者:吴会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