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融媒9月30日讯(记者 许梦娟 胡耀文)9月30日,记者探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梅林路“苗阿妹手工月饼店”,57岁的店主黄智慧正带着工人赶制“土”月饼。这门延续百年的老手艺,既承载着当地人对中秋的质朴期待,也牵动着异乡游子的思乡情。
工人正在抓紧制作月饼(胡耀文 摄)
走进制作车间,一派忙碌景象。黄智慧先将加了纯菜籽油、提前发酵的面团置于案板反复揉搓。
“这个‘土’月饼的面特别讲究,它讲究‘三揉三醒’,不然饼子会裂、不松软香脆”。黄智慧介绍,面团揉好后,要在掌心搓成光滑圆团,再按成直径约10厘米的饼坯。
“做皮子定型不能靠擀面杖,要薄而不裂,全凭师傅多年经验。”黄智慧说。
靖州“土”月饼制作的部分原材料(胡耀文 摄)
馅料是“土”月饼的灵魂。不同于市面常见的莲蓉、豆沙,本地“土”月饼主打酥脆口感与自然香甜,内馅含腰果、杏仁、核桃、蛋黄等20余种食材,按精准比例拌匀,每一口都能尝到食材本味。
包馅是靖州“土”月饼制作中最考验耐心与技巧的环节。黄智慧先取出一块饼坯,轻轻捏出薄边,再填入满满馅料。
黄智慧端出刚刚烤好的月饼(许梦娟 摄)
刚刚出炉的“土月饼”香气扑鼻(胡耀文 摄)
“馅子包多会裂开,包少则吃不出香脆感,熟练工人才做得好。”她边介绍边动作不停,手指轻转间便将饼坯边缘巧妙捏合,随后放入模具按压定型,撒上白芝麻后送入烤箱。18分钟后,金黄油亮的月饼新鲜出炉,热气裹着芝麻香与食材香扑面而来。
工作人员忙着给月饼包装过塑(胡耀文 摄)
市民前来购买月饼(许梦娟 摄)
店外,市民谭逢德正核对寄往深圳的订单。“孩子在外务工,每年都来这里买月饼寄过去。”
“我们靖州的土月饼,和别的月饼不一样,口感丰富、用料扎实,一吃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市民杨靖梅表示。
临近下午,该店已售出4000余个“土”月饼,订单还在增加,这些带着家乡味的月饼正发往广州、深圳、贵州、上海等地。
“现在年轻人学这手艺的少,但只要有人吃,我就一直做下去。”黄智慧说,要守好老手艺,让在外拼搏的人尝到家乡味。
一枚靖州“土”月饼,藏着手艺人的匠心与坚守,装着团圆期盼,也为中秋添上了地道的家乡印记。
一审:李清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许梦娟 胡耀文
编辑:邱祖芳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54/94/1533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