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法进行时】靖州:民族特色赋能基层立法 打造法治惠民新样板

靖州融媒5月8日讯(记者 孙文月 明睿)5月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廊亭内,一场民族特色屋场会热闹开场。靖州深度融合百年廊亭议事传统与基层立法创新,让法律条文融入苗乡侗寨生活。2024年,靖州凭借“民族议事+法治实践”模式,推动群众智慧落地为法治成果,获评省级示范,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树立标杆。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法规(明睿 摄)

“我收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意见征询短信,点击链接就可以直接提建议......”屋场会上,县人大代表、岩脚村村民胡敦美与立法信息采集员、侗族乡亲身着民族服饰围坐,讨论《湖南省征兵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这是她第11次参与基层立法征询活动。

“去年,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征集《湖南省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召开的‘屋场会’上,我提出的种猪、晚阉猪肉品销售点应设标识牌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采纳,如今相关标识牌已落实。”县人大代表、岩脚村村民胡敦美表示。

岩脚侗寨里的万法筒(明睿 摄)

2024年,众多村民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屋场会”“院坝会”“线上平台”积极建言,全县累计征集立法建议467条,其中13条被省、市人大常委会采纳。靖州苗侗人口占比超70%,立法工作紧扣民族特色,围绕“参与的群众最广泛、听到的民声最原味、民意的表达最便捷”的目标,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345”工作法,搭建三个平台、用好四支队伍、架构五大机制,让民心民意顺畅融入国家法治建设工作中。全县在景区、园区、村寨设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将法律征询与民族文化活动结合,如“四八”姑娘融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湘黔桂接边地区歌会变身“法治大舞台”,实现立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法规(明睿 摄)

“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收集意见的窗口,更是化解矛盾的枢纽。”寨牙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杨清橒表示,以“民族议事传统”激活基层民主,让每一部法规都有“靖州温度”。

目前,靖州11个乡镇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覆盖。2024年,全县召开立法座谈会38次,发送意见征集短信2.5万条,通过“法润靖州”APP线上广泛征求意见,推动立法建议从“立法中”向“立法前、后”延伸。县人大常委会将法治宣传嵌入民族文化活动,全年开展双语普法、歌会宣法200余场,提升村民法治意识。

村民们用侗语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歌谣(孙文月 摄)

“我们利用鼓楼、风雨桥、古驿道打造议法、学法、宣法的阵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7部法律法规编辑成双语视频、侗族歌谣,通过廊亭议法、能人讲法、双语释法、侗歌唱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县人大监察和司法(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胡然表示,要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够听得进、弄得懂、讲得出、用得着,更乐于、善于为立法建言献策。

靖州以“民族特色+法治创新”,将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的主抓手,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阵地,走出“立法为民、法润民心”的善治之路,让法治阳光普照苗乡侗寨。

一审:李清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孙文月 明睿

编辑:邱祖芳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9/91/1494179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特别推荐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黄忆钢报道集
  • 张艳阳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