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融媒9月4日讯(记者 蒲湘萍)“读书郎,读书郎,每天读书上学堂。” 9月3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桥小学苗族歌鼟课堂上,师生们正齐唱传统歌谣;苗锦工作坊内,织机 “咔嗒” 作响,学生跟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织蝴蝶、花鸟纹样……这是土桥小学课后时光的日常,也是校长黄洲云推动非遗进校园的生动实践。
老师悉心指导学生使用织机(蒲湘萍 摄)
学生们挥舞鼓槌,练习苗鼓(蒲湘萍 摄)
黄洲云走进剪纸课堂观赏学生作品(蒲湘萍 摄)
靖州是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而在土桥小学,就有八成学生为少数民族,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非遗和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创造力。”黄洲云说。
为让非遗真正融入校园,黄洲云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地方非遗资源,多次拜访苗族织锦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龙江林、花苗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凤桃,邀请他们进校指导。同时,通过开设非遗课程、将非遗元素融入学科教学等举措,让非遗传承扎根学子心中。
“我刚开始学剪纸的时候总是把纸剪破,黄校长鼓励我不要放弃,我现在学习剪纸一年了,已经能剪出不少精美的作品了。”四年级学生曾烯雯的成长,正是非遗课堂育人成效的缩影。
午间阅读分享时间,学生上台分享故事(蒲湘萍 摄)
学生们在图书角开心交流(土桥小学 供图)
在推动非遗传承的同时,黄洲云同样重视阅读对学生的滋养,将学校入校阶梯、操场改成“诵读台”,在教室过道、走廊开阔区及转角闲置区设置读书吧,把每天午间30分钟定为 “快乐阅读” 时间,学生们可以自主阅读、分享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阅读帮助孩子打开更广阔的世界,沉淀文化底蕴。”黄洲云表示。
如今,土桥小学学生平均阅读量提升30%,阅读时间增长25%,“书香校园” 融入校园日常。
黄洲云与其他教研组人员在教室后排认真听课(蒲湘萍 摄)
黄洲云与教师交流教学内容(蒲湘萍 摄)
此外,黄洲云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常听课、常与教师研讨,从2019年起带领教研组开展 “同课异构”“师徒结对” 赛课,亲自指导精品课研磨。2025年,学校在怀化市中层领导教学比武、青年教师能力比武中斩获三个一等奖,教学质量历年名列前茅。
在他的推动下,土桥小学先后获评 “怀化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怀化市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
黄洲云表示,教育就像苗锦编织,需经纬相济、用心打磨。未来将继续探索多元育人方式,让每个孩子在文化浸润与综合培养中,长成有根脉、有本领的模样。
一审:钟屿右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蒲湘萍
编辑:邱祖芳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3/91/1526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