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茯”聚靖州 标准引“苓” ——2025第四届全国茯苓大会暨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应用大会】靖州茯苓传统技艺入选县级非遗 三项成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靖州融媒9月23日讯(记者 钦苏芬 夏源懋)9月23日,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国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制作茯苓糕,筛粉成型、蒸制、冷却、包装,每一个步骤都娴熟流畅。

员工正在筛粉(钦苏芬 摄)

员工正在制作红豆茯苓糕(钦苏芬 摄)

待蒸制的茯苓糕(钦苏芬 摄)

蒸制好的茯苓糕(钦苏芬 摄)

该公司日前申报的“靖州茯苓传统食品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以茯苓糕、茯苓包子、茯苓八珍糕等为代表的茯苓糕点制作工艺获得认可,为靖州 “中国茯苓之乡” 的产业名片再添文化厚度。

除非遗认证外,该公司旗下茯苓产品还通过香港守创中药贸易平台认证,实现全流程可追溯,进一步保障品质安全;自主研发的“茯苓加工用发汗设备”也获国家发明专利,能有效留存茯苓有效成分,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靖州茯苓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资料图)

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获香港守创中药贸易平台认证并其一种茯苓加工用发汗设备的国家发明专利(资料图)

“我们将从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发力,推动茯苓传统技艺与产业深度融合。”国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龙家颖表示,一方面会定期开展技艺培训,培养专业传承人,让传统技艺 “活” 起来、“传” 下去;另一方面将紧扣市场需求研发茯苓食品新品,同时扩大茯苓标准化种植规模,提升中药材茯苓品质。

近年来,靖州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传统种植基础,大力发展茯苓道地药材,逐步形成了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从企业技艺入选非遗到全县产业链成熟发展,靖州茯苓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审:钟屿右 二审:滕栋 三审:刘杰华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钦苏芬 夏源懋

编辑:邱祖芳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3/60/1531274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特别推荐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黄忆钢报道集
  • 张艳阳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