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州茯苓交易早市 全国采购商清晨“扎堆”抢购

靖州融媒8月9日讯(记者 周悦伊)8月9日凌晨5时,晨曦尚未穿透云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茯苓贸易大市场内,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交易景象。

靖州茯苓早市五更聚八方商客(周悦伊 摄)

交易现场,茯苓特有的清冽药香在微凉的空气中弥漫,数百袋码放整齐的茯苓堆成小山,商户们忙着过磅、打包、装车,吆喝声、谈价声、搬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早市交响曲”。

商户们认真挑选茯苓(周悦伊 摄)

“这是我来靖州拿货的第六个年头,这次来我订了大概两万多斤,靖州毕竟是中国的茯苓之乡嘛,也是全国最大的交易中心,这几年靖州的茯苓也是在飞速发展,品质是越来越好。”商户王民权来自甘肃省兰州市,一直在靖州茯苓贸易市场拿货,多年来在靖州认识了不少朋友。谈及靖州茯苓,王民权有聊不完的话题。

这场从五更延续至正午的交易盛宴,恰是靖州茯苓产业数百年积淀的生动注脚。作为“中国茯苓之乡”,靖州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加工及出口基地,还是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这里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加工交易中心,以及全国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茯苓在此汇聚,经当地加工厂精深加工后,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日均交易量超过200吨。

一个个鲜茯苓准备过磅(周悦伊 摄)

当晨光渐盛,照亮市场里往来客商的笑脸,满载茯苓的货车陆续驶离,车辙印里还留着清晨的药香。从深山菌棒到全球市场,靖州茯苓用数百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着“小药材”撑起“大产业”的传奇,也为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添上了一抹醇厚悠长的“靖州底色”。

一审:李清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周悦伊

编辑:邱祖芳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646942/55/151932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特别推荐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黄忆钢报道集
  • 张艳阳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