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大棚杨梅标准种植基地
靖州杨梅“穿上”防蚊帐
杨梅大棚内的温度保持恒温状态
靖州大棚杨梅抢“鲜”上市
靖州融媒体中心6月16日讯(记者 王璨 胡耀文)六月,靖州杨梅成熟季。在靖州县铺口便民服务中心官团村,孙氏百灵杨梅专业合作社的杨梅大棚格外惹眼,一棵棵杨梅树住在“帐篷”里,披上了“防蚊帐”,在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培育下,红中带紫的杨梅挂满枝头,品质和产量都大大提高。
该合作社从去年开始试种大棚杨梅,大棚内水泵、测温仪、喷淋等设施一应俱全。“通过我们精心的管理,杨梅果要大一些,表皮要光亮一点,产量也提高了80%。”孙氏百灵杨梅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于闲淞向记者介绍,经过科学管理,一颗颗红色的东魁杨梅,个头明显大于同时期的露天果实,成熟期也提前了10天左右。
靖州杨梅以露天栽培为主,由于杨梅成熟期恰逢梅雨季节,导致采前落果严重,果实品质、耐储性差,极大降低了杨梅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大棚杨梅栽培可起到避雨保温、降低病害、减少花期雨季落花、提高坐果率、提早产期、提升品质的作用,使杨梅更有竞争力,更好的增加梅农收入。
近年来,靖州积极探索推进“种植基地+加工园区+研发中心+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新业态,形成十万梅山风光,打造百里苗侗画廊,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发展杨梅基地10万余亩,年产鲜果6.5万吨,年产值达7.21亿元,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带动全县1.2万户4.36万名群众从事杨梅产业,实现年人均增收3600元。为了实现杨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范围内挑选6家杨梅种植合作社开展大棚示范建设。截至目前,杨梅大棚示范建设31亩。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编辑:储昌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