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茯苓的文化价值研究

茯苓的文化价值研究

/周红果

摘要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与社会发展的条件,每一种资源都蕴含着潜在的价值。茯苓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菌类资源,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对茯苓认识的不断深入,茯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亟需深入挖掘并有效转化。在发展茯苓产业中,大力提升茯苓资源的文化附加值,有利于推动茯苓产业的发展,助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茯苓;文化;价值

茯苓在我国分布较广,对茯苓的认识和利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及文化的变迁,茯苓所蕴含的价值愈来愈被重视,并融合茯苓文化价值到产业发展当中,推动茯苓产业的有效可持续发展。

一、茯苓的生物学属性

茯苓属真菌门,一般生长在气候比较干燥、温暖的环境当中。菌核大小不等,形似球形,呈不规则块状。野生茯苓一般生长在较老的松林中。光绪年间的《靖州乡土志》载:“山谷中老松余气结为茯苓,抱根者为茯神,作块如拳,有赤白二色。”根据文献记载,可分析茯苓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也提到茯苓与茯神,因此,有必要对茯苓与茯神加以区别。

茯苓与松树是一种寄生、共生的关系。茯苓是一种菌类植物,主要依赖松木为其提供养分,是由茯苓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寄生在已死的松树蔸上,不断分解松树根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中的营养,并将菌化后的多余物质积聚、膨大,形成一个类似营养贮藏器,因而,又俗称松茯苓。从茯苓与松树的共生关系来看,茯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松木,由此可推测,松木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茯苓的品质。在野生环境中,根据物种间的生存竞争关系,茯苓的菌丝会选择适宜的松根为其提供给养,慢慢分解松根中的营养,聚集物质使其生长膨大。人工培育茯苓,则要遵循茯苓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新鲜的、干燥的松树蔸,或者松枝、松木剩余物等作为培养基,按照仿生模式构建茯苓生长的物质需要及环境要求。

茯苓依靠菌丝分解松木的纤维素而生长,菌丝的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在15℃-35℃都可以生长,以25℃左右最适宜。温度过低,菌丝会停止生长,温度过高,菌丝会老化死亡,易造成菌核腐烂。在水分需要上,培养基中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待到菌核长到快成熟时,培养基中的水分适量降低到50%左右,促使菌核生长,提高质量。茯苓的生长对空气也有要求,文献中提到“山谷中老松余气结为茯苓……说明茯苓是一种好气性菌类,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状况下方能正常生长。因而,在人工培育茯苓时,要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段,使菌丝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满足茯苓生长的空气需要。在光照方面,茯苓的菌丝在无光照的情况下也可以生长,但到菌核形成时期,如果缺少光照,培养基中的水分含量增加,会影响菌核的生长。因此,选址要选择向阳有光照的地方,以保证茯苓后期菌核的形成。茯苓喜欢生长在酸性环境当中,在培养基的酸碱度要求上,PH值在5.5-6.5之间为宜。

茯苓生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与松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具有一致性。松树生长不择土壤,在贫瘠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不是很高,在酸性土壤中会生长良好。松树生长的环境要求为茯苓的生长提供根本保障。在适宜的环境下,茯苓寄生在松树蔸上,与松树共生,茯苓的菌丝分解松树蔸中的纤维素以获取营养物质,松树兜在菌丝的“帮助”下,慢慢被分解掉,实现其价值的利用与转化,茯苓与松树形成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茯苓与松树的共生,可生长成为茯苓或茯神,茯苓与茯神有着有一定的区别。茯苓是干燥的菌核,可作为一种中药入药;茯神是菌科,是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因而,茯神是茯苓的芯,也是松根的一部分,也叫做茯神木。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的功效。茯神始载于《名医别录》,甘、淡,平,入心、脾经,具有宁心、安 神、利水功效;茯神木为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性甘平,具有平肝安神的作用,主治惊悸健忘,中风语蹇,脚气转筋。茯苓菌连着抱着的松根一起入药叫做茯神,茯神含有茯神木,因而又叫做茯神木。茯苓与茯神都可作为中药入药,有利水消肿、渗湿止泻、健脾安神的作用等,其性能、功效基本相同,但是茯神的功效要比茯苓好,原因在于茯神所含的茯苓酸要高于茯苓。根据研究表明:“茯神木中茯苓酸含量大于茯苓和茯神,但松根中不含茯苓酸。因此,可以认为茯神木中的茯苓酸来源于茯苓,且茯苓以松木为寄生生长的时候,集聚了大量的茯苓酸于松根上,所以长茯苓之后的茯神木所含茯苓酸含量高。”茯苓酸是茯苓聚集于松树根上形成的,由于松树根大多是生长在地下1米左右深的土壤中,因而,若要取得茯神原药,需要选择适合马尾松、赤松等一些松树密集生长的树林之中,挖掘松根方能得到茯神木。这样一来,使得茯神木变得稀有罕见。

在生物学属性上,茯苓与松树是一对共生的伙伴关系;在茯苓与茯神的联系与区别上,二者具有同质性,但茯神的价值要高于茯苓。基于这样的认识,使得人们在认识与利用茯苓过程中,产生了与茯苓相关的诸多文化要素。

二、茯苓的文化价值

茯苓又名松茯苓、茯仙、福苓、玉灵等,从别名可以看出,茯苓所蕴含的文化特点。根据茯苓的形状及名字,激发人们的想象,由此也衍生出不少民间故事。关于茯苓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位员外只有一位女儿名叫小玲,家里雇用一个小伙子料理家务,小伙名叫小伏。小伏很勤快,赢得员外女儿的喜欢,于是,小玲与小伏相爱。员外得知后,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不能联姻,就要把小伏赶走,并把女儿关起来,欲许配给富家弟子。小玲和小伏得知此事后,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到一个小村庄生活。后来,小玲得了风湿,小伏日夜照顾。一日,到山中寻药,遇见一野兔,就用箭射中兔子的后腿,兔子带伤逃走。小伏追到一片松林面前,兔子不见踪影。四处寻找后,发现一颗松树旁有一个球形状的东西扎着他射的箭。于是,小伏拔起箭,只见棕黑色里面有白色东西,小伏把这些东西带回家,做给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觉得身体舒服多了。后来,小伏就经常挖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的风湿病渐渐痊愈。由于这种药是小伏和小玲首次发现的,因此,人们就把它称为“茯苓”。此后,就将此物命名为茯苓,以示对小伏和小玲的纪念。

茯苓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神物,人们将茯苓称为福苓或小神仙,赋予茯苓以仙气、神气。茯苓有了神性的象征,人们就认为不易获得。如果要想得到它,就需要先做善事、做好事,否则,即使得到了,茯苓也会跑掉。茯苓是寄生于老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古代有“松脂化茯苓,千年为琥珀”的美丽传说。因古人看到茯苓长在老松树根上,便以为它是松树精华所化生的神灵之物,积千年之久,则化为琥珀。因而,称茯苓为茯灵、茯神或松腴。

除了美丽的传说外,也有相关文献记载关于茯苓的故事。早在2000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之说。晋代葛洪的《抱扑子》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位叫做任子季的人,连续服用茯苓18年,天上的玉女就来与他相会,并且能有隐形之术,不食人间五谷,面孔和身体如同美玉一样的娇润。孙思邈的《枕中记》也有这样的记载:“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役使鬼神,四年玉女来侍。”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故事,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茯苓的看法和认可,肯定茯苓的价值,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关于茯苓的朴实文化。

还有关于茯苓的诗词。唐代杜甫诗云: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喧暖,当为属青冥。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并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宋代黄庭坚《鹧鸪天》云:汤泛水瓷一座春,长松树下得灵根。吉祥老人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灯火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与君更把长生碗,略为清歌驻白云。从这些诗词看出,找寻茯苓要到形似神仙窟一般的松树根上寻找,这里的“神仙窟”“长松树下得灵根”道出了茯苓生长的环境,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老松树上,方能得到奇形怪状的茯苓,说明茯苓生长于千年松树之下,是集天、地、山林精华为一体的灵物,在人们的心目中,茯苓是具有灵性的一种生物。

茯苓与松树共生,人们在认识与利用茯苓时,就需要首先对松树有一定的认知。在认识松树价值的前提下,方能实现对茯苓价值的认可和利用,也才能充分挖掘茯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所在。  

三、茯苓文化价值的转化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蕴含着潜在的价值。如何发挥在地资源的最优价值,需要转变人的思维与观念,有效合理利用在地资源,实现资源到经济的转化。随着人们对茯苓认识的不断深入,茯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并有效转化。

茯苓从野生到人工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靖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开始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茯苓。这样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需求。生态环境方面,靖州松树资源丰富,生产茯苓的条件优越;社会需求方面,建国后,茯苓的需求量增加,又是外贸出口商品,野生茯苓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就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茯苓,促使茯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60年代起,有关部门提倡在松树伐蔸上接种,或者利用松树的采伐剩余物如枝桠做基料,埋入土中接种,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林农的收入。据《靖州林业志》记载:“1984年,全县2405户生产茯苓5万余公斤。产值1千余万元。其中有百余户超万元。1985年以来,开始茯苓粗加工,生产茯苓干片,产值倍增。”随着人工栽植规模化的发展,靖州的藕团、大堡子等地成为茯苓的重要生产基地。茯苓产量的提高也带动了茯苓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对茯苓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工茯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靖州为主要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地区以加工茯苓产业的兴起。清水江流域的茅坪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茯苓加工业。“1982年,全寨从事茯苓收购加工的有200多户,占总户数80%。从1975年开始接触茯苓,到1995年停止收购和加工,21年中,总计加工茯苓达1.25万吨,每年带来800万元的收入,给地方政府创造10多万元的税收。”通过这一范例看出,茅坪虽不产茯苓,却成为茯苓的加工经销中心,成就了一批经济达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茯苓加工业的兴起,形成一个以茯苓为中心的产业发展链条,带动了饮食、商业、农副产品等的发展。

仔细分析这一产业发展的背景可知,1975-1995年间,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木材交易是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体系之下。在市场因素的驱动下,可以充分调动与发挥人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利用可资利用的资源发展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大量松树的靖州为茯苓的生产与加工提供原材料保障,从而带动茅坪茯苓加工业的兴起。2000年以后,随着林业政策的调整,木材的采伐纳入国家管控之内,栽培茯苓所需的原材料萎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茯苓的生产。因而,1995年之后,茅坪的茯苓加工业已成为历史。这样政策的调整,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出发而言的,禁止肆意砍伐林木,以维护生态安全。但是从林木生长周期及生物属性考虑,若一味地禁伐,林木生长到一定年限之后,积材量就会下降,甚至停止生长。成片的松林若长到成材年限,不及时砍伐更新迹地,一些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老化甚至死亡,更严重的会引起森林火灾。因而,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在地资源,是发展区域经济值得思考的问题。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发展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应摈弃“一刀切”的思维模式,根据各区域林业资源的配置、所承担的功能不同,全盘考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制定林业政策,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颁布,调整了部分林业政策,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机遇与契机,同时,也为发展林副产品提供保障。

靖州有发展茯苓产业的良好积淀,在新的政策保障与发展契机下,茯苓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进一步深入发展茯苓产业过程中,应立足本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升茯苓文化的附加值,实现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创新:

(一)挖掘茯苓文化,提升茯苓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资源是利用的对象,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而对资源的认知与利用则靠文化实现。对茯苓的认知与利用由来已久,但是对茯苓文化的挖掘力度尚有欠缺。笔者通过知网查询得知,有关茯苓的文章、论文大多集中在药学领域,多聚焦于探讨关于茯苓的药学功效、茯苓成分的分析等,但对茯苓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涵探讨不足。文化是多要素的复合体,在多要素的合力下,维系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区域生态环境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的差异,认知和利用不同的资源,建构起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特有的文化样态,反过来,以特有的民族文化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这样的文化样态可以通过有形的物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信仰等无形的观念外化出来,共同维系着民族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具体到茯苓产业发展方面,可以挖掘围绕茯苓所蕴含的文化资源,提升茯苓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的发展。这些文化附加值可以从传说故事、民间禁忌、民间信仰、本土知识、栽植技术、药用康养等方面进行挖掘与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茯苓文化,在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理念,以文化的力量助推产业的发展。

(二)延展产业发展链条,加强森林生态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茯苓产业的发展与林业有密切联系,从宏观层面考虑,林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是农业发展的一部分。因而,发展茯苓产业时,需要创新思维,建立“林-农-牧”产业发展链条,如兴办深加工企业,促进林区旅游业的发展,开发高端森林生态产品等。无论是野生茯苓,还是人工栽培茯苓,都需要尊重茯苓的生物属性,这样的生物属性要求发展茯苓产业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在人工栽培方面,可以按照仿生模式构建茯苓生长的自然环境,实施半野生栽培。在培养基的选择上,充分发挥松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废弃的松木变废为宝、点木成金,实现资源到经济的有效转化。依托森林资源为载体,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项目,以“康养+旅游+养老”的综合模式合理利用、开发森林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链条。以农业工业化的思想为导引,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开展跨部门、跨产业发展,实施多部门、多资源的整合利用。

(三)培育新型技术人才,构建新型经营主体

依托林业资源发展经济,就需要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可持续利用林业资源。在茯苓栽培技术上,从传统本土知识中汲取经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高级人才的培养。培训当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同科研部门合作,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林农的整体技术水平。在经营主体上,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加强与林农、农业合作社的联系,提高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如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能人被吸引到经济发达地区,处于较落后的山地民族地区,若要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茯苓产业,需要有能人的带动。基于这样的发展要求,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引导能人的回归,实施抱团取暖。在能人的带领下,挖掘茯苓文化,有效融合当地文化,将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 语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认知、利用与转化的对象,而实施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人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主体性的人需要深化对资源的认知与理解,深入挖掘资源的潜在价值,继而寻找一种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同时,资源的有效转化要做到文化主体性的回归,提升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乡村人为主体,以文化自信为根基,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决,尊重“人-文-资源”三者之间的耦合互动规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周红果

编辑:周悦伊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21/01/04/880835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