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以《故乡》为例

阅读小说,欣赏名著,最重要的是读懂、读透,能够分析人物形象,较好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深意。而《故乡》的内涵比较丰富,对老师来说也需要凝神一思,对于学生来说更不是易事。十四五岁的少年还是生活与社会的门外看客,要他们理解课文深刻的内涵,把握半个多世纪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太难。那如何突破呢?引导。如何引导,最好的办法就是讲故事,孩子都爱听故事。那么我们就从课文的时代背景讲起。

鸦片战争,让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紧接着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英、俄、法等八国争发动侵华战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资产阶级开展了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更没有进行土地改革,而是在列强的压力下,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妥协,把胜利果实拱手相让,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得到改变。

再说鲁迅。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名为周樟寿。祖父周福清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鲁瑞。

11岁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与章闰水建立了友谊。

1893年,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98年,18岁的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改名周树人。1902年,他东渡日本学医,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

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搬家接母亲去北京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并把它收入在小说集《呐喊》里,我认为作者是有意的,对故乡进行的呐喊,作者究竟在呼唤些什么呢?这是不是作者内心的一个独白呢?

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再来说说这篇小说的主题。五四那一代的作家有两个基本的命题,反帝、反封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里,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诉求的出发点,民族存亡毕竟是大事。鲁迅则稍有区别,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反封建一直是鲁迅政治诉求和精神诉求的出发点。为什么?因为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让人做人,它逼着人心甘情愿地去做奴才。鲁迅的批判也极其另类。他批判统治阶级,但他做得更多的是批判“被统治者”、反思“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因此,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不是可以定位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对被受封建主义思想扭曲下的人的可恨又可怜?

然而,是不是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理解下小说的主题呢?比如小说的题目为什么叫故乡?这篇小说是不是也表达了鲁迅对家乡的思念?对过去美好家园的描绘,是不是他在渴望一个纯真、美丽的精神家园?故土是一个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这样的悲剧在今天或许还在演绎,不过是麻木的特点不同而已。

接下来我再说说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上的刻画。小说是写人的艺术。《故乡》最大的特点是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运用对比与白描手法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巧用插叙,回忆了少年闰土与杨二嫂的生活。二十年前,故乡人物的印象是那样“甜美”的;二十年后,故乡人物的命运又是那样的“辛苦”。闰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是外貌、神态、语言的改变,更有内心思想的变化,让作者悲凉与震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力量,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把希望寄托个神灵,成了一个“空壳”,“辛苦麻木而生活”。是什么原因呢?是那个“吃人的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不仅闰土是这个“病态社会”的病人,杨二嫂也成了病人,由二十年前的杨二嫂规矩本分的人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辛苦恣睢而生活”,是一个可恨、可笑但有可怜,令人同情的人。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最后我简析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多种描写,刻画人物。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勾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如:“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农家少年形象立于眼前。再如:“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用素描式的勾勒和势利尖刻、咄咄逼人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泼辣粗俗、令人生厌的小市民形象。

二、运用对比,深化主题。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构成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之路。“豆腐西施”与“圆规”对比,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充当招徕生意的“广告”,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是辛苦恣睢的典型。“我”和少年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对比,把旧中国农村日趋贫困、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

三、精彩的对白。

四、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五、语言凝练简洁,深刻含蓄,充满哲理。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龙俊

编辑:邹家旺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20/09/26/83923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