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矿业大学文化调研团:凝聚匠心铸精彩,勿忘初心秉传承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2019年8月1日至3日,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衣为媒,寻侗之魂”文化调研团队来到怀化靖州岩脚侗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团队共由七个人组成,计算机18级兼职辅导员陈冬格老师带队。团队以侗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了解侗族服饰的现状与历史,分析侗族服饰特点的由来和现代逐渐被汉化的原因等。

  初至岩脚侗寨,感受侗族歌舞

  8月1日下午,穿过风雨桥,途径连心桥,实践团来到了调研目的地——岩脚侗寨。成员们放下行囊,来到会议厅,对寨牙乡党委书记陆通志书记进行了采访。陆书记向成员们介绍了岩脚侗寨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从陆书记的介绍中,成员们了解到岩脚的驿站历史和商业发展,三大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商道文化,以及侗族服饰的大致分类和服饰浓厚的母系特色。这使得成员们对岩脚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利于实践团开展接下来的调研活动。

  夜幕降临,村民们带着侗琵琶来到鼓楼附近。山风轻轻吹来,村民们边弹奏着侗琵琶边哼着动听的歌曲。在音符的跳动中,成员们感受到了侗族人对于歌舞最质朴的喜爱。经成员了解,村民们只要一有闲暇便会来到鼓楼附近进行侗乐练习,体现了村民对于侗族传统的重视以及岩脚对于传承侗族文化的支持。

  品味岩脚古韵,探寻侗族历史

  8月2日,实践团遵循陆书记的介绍,开始了对古寨的探寻。

  清晨,实践团成员们踏上古驿道,开始了对岩脚驿站历史的探索。这条古驿道始建于明朝中叶,其残垣断壁记录着古商道曾经的繁华。随着成员们的不断前行,3块完整石碑陆续出现。这三座清朝嘉庆年间的修路石碑记载了当时的萨姆——杨门黄氏多次组织修缮驿道的盛况,体现了侗族母系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浓厚氛围。

  曲径通幽处,古驿道上保存着的古朴建筑,都一一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由方石筑成的“永宁”南寨门遗址,与“永昌”东寨门、“永康”北寨门相呼应,暗合福寿双全的风水原理。长寿泉的出水口建筑与“长寿”二字相称应。众多土地祠遗迹,体现了侗族人对于土地神的信奉。青溪水潺潺,古驿道尽头的云雾溪大峡谷与翠竹茂林相辅相成,体现出侗族人民依山傍水而居的特点。山峰起伏,连绵不绝;潭水盈盈,碧波荡漾;晨光熹微,微风轻拂,展示了岩脚侗寨原始质朴的自然生态文化。

  下山后,实践团沿着大道来到侗寨中心。此处地面上铺有一个巨大的凤凰图腾,与侗族的母系文化相对应。中心旁边有供村民歇脚纳凉的鼓楼,对面有建于溪上的风雨桥。古色桥楼、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新悠然的寨内景色。

  乐声悠悠古寨情,走访调研寻侗魂

  8月2日上午,成员们来到连心桥上,采访当地居民。从村民口中成员们了解到四月农历初八侗族姑娘节的习俗。在姑娘节当天,家家户户会穿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场面盛大而热烈。届时,侗族人要上山取特殊的叶子,剁碎取汁,汇入米饭,制成侗族特色“黑米饭”。村民还告诉成员们8月3日将开展的活动节目,如拦门酒、合拢宴、篝火晚会等。此外,村民还谈到青年一辈大量外出、老一辈逝去,导致侗族文化传承出现断代的话题。

  下午,成员们通过走访调查来到了村民吴祥爱家中。吴女士热切地招待了实践团,向成员们展示并演奏了侗琵琶和侗芦笙。吴女士讲解到侗笙可以分为三管,四管,八管,十二管等,管数越多音调越多,学习难度系数越大。但侗笙皆为全音,所以无法发出“发”和“稀”,而侗琵琶也拥有同样的性质。为此成员们深感好奇,在吴女士的允许下,大家纷纷上手弹奏侗族乐器,感受其空灵悠长的韵味。接着她还教成员们“你好”的侗语及其侗文“nayc lail”,充分体现了侗族语言不同于汉语的独特之处。在进一步的交谈中,她了解到团队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还特地向成员们展示其个人的侗族服饰,并鼓励成员们亲自穿戴以便深度体验侗族服饰的神奇魅力。在成员们穿侗族服饰的过程中,吴女士耐心地为成员们介绍了侗族服饰的发展史和服饰色彩组成。老一辈的侗族服饰较为朴素,通常只有三种颜色,藏蓝色,白色,绛红色。她们自己种棉花、纺纱、织布、手缝。但现在,由于旅游开发需要更好的舞台效果,所以衣服上的白边绣上了花纹使其更为华美精致,不过侗族男士衣服则没有花边。侗族服饰也由原来的手工制作转入半机器化制作,布料选择也由曾经的土布变为多种更舒适的现代布料。最后,吴女士表达了她对侗族文化传承的担忧。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越来越发达,在便利村民出行的同时大批年轻人也离开了寨子,这导致侗族文化难以传承,只能依靠她们这辈来继续发展,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而老一辈人逝去所导致的原始侗族文化流失,更使其情况雪上加霜。这说明她们这辈所学的侗族文化已经丧失了许多侗族特色,长此以往,侗族文化特色将越发稀薄。最终,可能出现传承者只能表其浅形,却不知其深意的状况。

  文化传承和民族延续是人们心中不曾褪色的向往,但正如吴女士所担忧的一样。目前我国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管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当地村民认真学习、努力弘扬,但是年轻人缺乏学习兴趣,不想学、不肯学的态度,以及口口相传所导致的侗族文化缺失等其他因素,加重了侗族文化的传承问题。所以,以怎样更加创新的方式吸引人们学习、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是成员们以及社会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篝火红腾民族舞,勿忘初心传侗魂

  根据村民门的告知,8月3日,成员们早早起来前往侗寨中心去感受侗族的热情、体验侗族活动。

  上午,实践团跟随村民们来到寨门,观看侗族迎接贵客的礼节——拦门酒。随着游客们的陆续抵达,早已排成两列的村民们吹响了手中的乐器,而在最前方拿酒伫立的侗家阿嫂伴着音乐唱起了劝酒歌。山歌欢快嘹亮,侗族阿嫂们高亢的声音在山谷中萦绕不散,一如侗族人诚挚的热情。游客们进入寨门后,便四处走动欣赏岩脚清秀的景色。成员们抓住空闲时间,纷纷向前对游客们进行侗族文化的精简宣讲。成员们结合前两天的走访收获,利用宣传小册向游客们讲解侗族服饰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分类,以及侗族人的重要习俗。在讲解的同时,成员们积极鼓励游客了解、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对此游客表示肯定态度。

  在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有幸采访到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岩脚侗寨村主任杨晓琴主任。杨村长向实践团简要讲解了岩脚侗寨的发展情况以及侗族文化。当成员们问到侗族文化传承问题时,杨村长对此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表达了对传承的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岩脚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再像以前相对闭塞和独立,但同时,侗族文化也得到了猛烈冲击。许多侗族文化逐渐消亡和失传,比如侗语。而为了做好民族文化挖掘和保护,杨村长也采取了许多举措,比如成立侗琵琶传习所、侗族舞蹈演出队等。最后,杨村长表达了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学习和传承侗族文化的期盼,以及对实践团进行文化传承调研这一行动的肯定与支持。

  对杨村长的采访结束后,实践团跟随游客一起欣赏了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丝路女儿国》。在悠扬的侗语歌曲和生动表演中,成员们更深刻体会到了岩脚侗寨的商道文化和母系文化特色。接着,成员们寻找到了侗琵琶传承人吴妹凡和山歌之王石凤英。在对她们的采访中,成员们知道了山歌与侗歌的差异,也感受到了山歌的高昂响亮以及原始侗歌的轻快绵长。此外,实践团走访了手工制作侗衣的侗家阿姐。她细心向成员们讲解了侗族服饰花纹的对称含义,以及侗族人对凤凰的崇拜。侗族人会将屋檐做成凤头或凤尾。最后,成员们还采访到一位穿着侗族服饰的年轻侗族女子。在与她的访谈中,成员们了解到当地年轻人对于侗族文化传承的态度。尽管当地年轻人喜爱侗族文化,并以此为傲,但是,受外出上学、流传方式等因素影响,侗族文化在年轻一代中逐渐失传。

  夜晚的敬酒歌与篝火晚会是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游客们在酒香与火焰中感受到了侗族人民的热情、侗族文化的魅力。但是在篝火的余烬里,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侗族文化中的传承问题。年轻一代里的断代问题,口口相传方式中原始侗族文化难以保留的问题,社会进步与古老民族文化的冲突问题,这一切问题虽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但正如实践团成员彭俏所言:“侗族文化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变迁,却任然生生不息。我们相信侗族文化会像侗族人民所信仰的“凤凰”图腾一样,涅槃重生。”

  古朴岩脚,悠久文化;匠心独运,传承经典。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路上!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杨雅玲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