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2月7日讯(通讯员梁华 钟明作 蒋和平)全年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3.8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521台;
今年完成油菜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机耕9万亩,机播2.0万亩,机收6.0万亩,综机率达64%。机耕面积达23万亩,机耕率92%;
截止12月底,全县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家;
……
一组组从靖州县农机局2017年工作总结节选出来的数据,讲述了靖州农业机械化“助跑”现代农业建设的故事 ,同时见证着农机化推广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农机购置补贴313.85万元
“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好,挣着钱国家还给补贴,去年我们合作社利用购置补贴购买的收割机,通过一个秋收季,就实现了3万元的收入。今年计划买上一台大型旋耕机,合作社的效益会更可观。”说起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引领农民走现代农业化生产致富路,坳上镇坳上村水稻制种大户、军鸿生态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梁军喜笑颜开。
2006年,靖州县被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地方项目县以来,按照“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农机购置补贴方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从事农机生产经营户购置农机。2017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313.85万元,补贴农机具达521台(套),其中耕地机409台、施肥机6台、干燥机8台谷物收割机38台、碾米机22台、遥控飞行喷雾机2台,受益农户达443户。目前,全县农机装备总动力41.6万千瓦、装机总量7.08万台(套)。
农机综合率82.6%
“去年我承包了耕地100余亩,耕、种、收全程使用机械化,一年下来就打了大胜仗,让我实现收入10余万元。”谈及一条龙农机作业为自己带来的好处,刚刚获得湖南省示范家庭农场称号的平茶镇小岔村种粮大户周绪功尤显兴奋。
据统计,截止去年底,全县共创建家庭农场122家,其中104家以规模种植粮食为主,农场通过购置或租赁农机实行水稻播、插、收一条龙作业。随着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和一大批有经营头脑,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粮食产业生产经营,配备的农机档次实现质的飞跃,高速动力插秧机、油菜机播机收、烟叶培土施肥机、大型谷物烘干机、农副产品加工等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得到推广运用。目前,全县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了跨越性的转变。2017年,靖州县机耕面积25万亩,机播12.24万亩,机收24.6万亩,机保18万亩,机械综合作业水平达82.6%,位居怀化市前列。粮食生产也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机合作社发展26家
2009年由储昌佳、杨圣权、王连树等农机手组建的靖州飞山雳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机优势,每年组织10多台半喂入收割机、10多台大型旋耕机南下广西、广东,北上湖北、陕西,西至贵州、四川等省区进行跨区作业服务。2017年,实现收入300多万元,每台农机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目前像雳麟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计划、大规模组织农机化作业已不再是新鲜事,这也只是该县农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靖州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机作业服务队。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6家,入社大中型农业机具400多台(套)。同时,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广泛开展农机销售、保养维修、配件供应、田间作业、规模种植、农机托管、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解决了政府“统”不了、村组“包”不了、农民“干”不了的农业生产难题,解决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紧缺问题,有效抑制了土地季节性抛荒现象,为集约化、规模化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去年底,全县拥有农机合作社26个。其中县级农机合作社13家,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2家,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1家,数量居怀化市第一。
同时依托现代农机合作社在坳上、甘棠、太阳坪、艮山口、新厂、飞山等乡镇建立水稻、油菜农机化示范基地18个、示范面积达5000多亩。在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带动下,基地内农作物耕、种、收三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均达100%。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梁华 钟明作 蒋和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