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艳小声地推销着她从家乡靖州带来的杨梅。 刘杰华 摄
前来购买杨梅的,除了路过的市民,还有很多身着惠农网工作服的年轻人。 刘杰华 摄
·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手握鼠标键盘,吴小艳对于未来满怀信心。 刘杰华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6月21日讯(记者 刘杰华)“这是我家自种的杨梅,您尝尝。”6月17日,长沙市五一广场,惠农网2017杨梅产业扶贫义卖活动现场,一个略显羞怯的姑娘小声地推销着她从家乡靖州带来的杨梅。
杨梅很甜,但她的生意很淡。惠农网的总裁申斌给她换了个靠近地道口的摊位,前来问津的人立刻多了起来。
前来购买杨梅的,除了路过的市民,还有很多身着惠农网工作服的年轻人。
“她现在是公司的实习生,等她毕业就签订正式合同。”申斌介绍,同事们知道她在卖杨梅,都来照顾生意了。
原来,姑娘名叫吴小艳,家住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坳上镇木洞村11组。这里又叫官田冲,是靖州木洞杨梅的原产地。为了搞活经济,吴小艳勤劳的父母亲种植了10几亩杨梅,盼着有朝一日发家致富。可是还没等到杨梅挂果,吴小艳的妈妈就撒手人寰,丢下了年幼的吴小艳和妹妹。父亲吴世和又当爹又当妈拉扯两个孩子长大,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娘。
一家人生活拮据,一年一季的杨梅,成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每年杨梅季节,吴小艳每天清早都会去山上摘杨梅,然后背到市场售卖。
杨梅伴随着吴小艳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在大学,吴小艳选择的是经济贸易系电商专业,为的是让家乡的杨梅“卖得更好。”
机缘巧合,惠农网在承办靖州杨梅节时,发现了木洞杨梅,也发现了大学生“梅二代”吴小艳。
在惠农网的帮助下,吴小艳不仅销完了家里的杨梅,还在惠农网得到了一份工作。
“签了合同就能拿到2000多元的月薪。”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手握鼠标键盘,吴小艳对于未来满怀信心,她说,终于可以帮家里减轻负担了。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刘杰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