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5月16日讯(通讯员 梁华 蔡倩 杨通标)“这两年,有农机合作社这个‘田保姆’的全程服务,我的幸福家庭农场每年都能实现8万元的收入。”5月13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藕团乡团山村种粮大户、幸福家庭农场主杨秀平的稻田里,由新厂镇炮团鑫隆农机专业合作社派出3台大型璇耕机正忙着整理耕地。短短一个小时,近30亩的稻田璇耕完毕。“我每年流转的200亩稻田,全程由农机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便捷又快速,让我们这样的种田大户可以少花不少精力,和合作社合作又可实现双赢。”杨秀平望着刚刚整理好的稻田,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如今,像杨秀平一样把耕地托管给“田保姆”--农机合作社,自己做甩手掌管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在靖州县农村比比皆是。据了解,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靖州县粮食生产实现了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向“农机换人”的转变,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田间作业好帮手、田保姆。
“从璇耕、插秧、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烘干全部采用机械化托管服务,不仅让广大农民种田更轻松,而且可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靖州县农机局副局长蒋开明介绍说。
近年来,靖州县立足农机换人,以“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模式,用现代化的设备和高效农业科学理念服务农村市场和广大农民朋友,对集体化种植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全程进行病虫防治。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1.48万千瓦,其中拖拉机拥有量708台,收割机473台,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12家。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梁华 蔡倩 杨通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