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甜藤粑,舌尖上的乡愁

  近日,靖州新闻网有一篇《靖州:“甜藤粑粑”传承儿时的味道》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触及味蕾,直抵灵魂,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

  一时兴起,我把甜藤粑的图片发到了只有我、爱人与女儿共用的微信群里。不得了,立即逗引了女儿的胃口,滋长出无限乡愁。

  她打开了话匣子:“好想回家啊!”“想吃甜藤粑粑!”

  爱人打趣说:“我们给你寄过来!”

  她又回复:“把爸爸妈妈也寄过来”。接着,还发了一个大哭的图片。

  一个人出门在外,因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完全不同,只有在慢慢适应中痴痴地去回味家乡的味道。尤其当独处的时候,最思念的是家乡和亲人,最害怕的是故乡美食的勾引。

  此时此刻,女儿的表现尽管带有玩笑的水分,但是那种真切的、迫切的思乡之情,完全能够理解,并感同身受。

  这下,我们两口子知道“闯祸”了,商量对策如何弥补“过失”。第二天,正好是周末,我们决定回一趟靖州,尽快给远在南京读书的女儿寄些甜藤粑过去。

  赶到靖州,已是下午。农贸市场上,人来人往,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唯独甜藤粑没有了。一个从乡下来卖甜藤粑的老婆婆正在收摊子,她说,近段时间甜藤粑供不应求,明天她还会来卖,帮我们留着。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生怕甜藤粑又卖完了。市场上,依然热闹非凡,卖甜藤粑的人也不少。找到昨天那位老婆婆,她正好也在向我们打招呼。两箩筐甜藤粑刚出笼,还滚烫的。五块五一斤,我们买了10斤。

  把甜藤粑带回家,急不可耐地就剥开一个,看得见的绿色、闻到的绿色、嚼动的绿色,满是春天的颜色;柔柔的、糯糯的、甜甜的、亮亮的,还冒着热气,满是乡愁的滋味。咬一口,就下去一大半,狼吞虎咽起来,甜藤、黄草、粽叶、糯米混合的气息,鲜美无比,清香可口,芬芳诱人。这就是家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无论脚步走多远,这种味道始终令我们魂牵梦绕。

  然后,把剩余的甜藤粑晾冷,用一个纸盒包装好,全部给女儿邮寄去了。圆了女儿的一段乡愁,就好像了却了一桩心事,顿时豁然多了!

  甜藤粑究竟是一种怎样奇妙的美食?居然让那么多人念念不忘?竟然值得我们如此兴师动众?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古到今,人们都用非凡的智慧获取食物,一代又一代,那些曾经只是为了果腹的食物,如今已变成了一道道风味独特的美食,“甜藤粑”就是其中之一。

  在湘黔边界的靖州、通道、天柱、锦屏、黎平等一带的少数民族地方,有一种用甜藤制出的传统食物叫“甜藤粑”,又因常在农历三月吃,所以又叫“三月粑”。

  在中国,任何一种美食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甜藤粑也不例外。

  据说,在很久以前某年的农历“三月三”这天,有位侗族青年上山砍柴时,用一种藤捆柴,这根藤的皮上全是花斑点,像蛇皮,且香甜、无毒,人们称为“甜藤”。

  晚上,他做了个梦,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他说:“孩子,你们这里毒蛇很多,经常咬伤人,白天你捆柴的那根藤,可拿来制成糯米粑粑吃,这样就可以避免毒蛇咬伤人,还可辟邪……”

  次日,小伙子依照梦中老人所说的去做。果然,他上坡干农活遇到毒蛇时,毒蛇都怕他,看到他便溜下坡去了。于是,这位青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大家都按照这个方法去做,防治毒蛇的效果很好。因此,用甜藤做三月粑的风俗便由此而来,一直传承至今。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给甜藤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其实,除了传说,甜藤粑还与清明节有关,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寄托于香甜可口的甜藤粑上。在靖州,到了清明节,许多人家都要做甜藤粑,这是“挂亲”、祭祖必用的一种祭品,表达出一种无以言表的缅怀。这思念,正如甜藤粑一样,甜甜的、黏黏的、湿湿的,绵绵不绝。

  “小小粑粑情义深,千古美味代代传。甜粑不要白糖拌,只要黄草与甜藤……”这首山歌唱的是甜藤粑制作的原料。

  记忆中,每年的清明期间,在靖州,无论农村还是县城,人们都喜欢做甜藤粑。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制作甜藤粑的工序极其繁琐,耗时费力。

  首先,要将山上采集回来的甜藤(此藤系一种藤本植物,叶为对生,叶背密生细毛,皮花雀斑,灰色并带绿色,极香)捣成渣,泡在水里,舂烂后,等它浸出液汁,再将过滤的甜水与糯米一起泡5个多小时,然后取出滤干的糯米磨成粉。

  接着,便把黄草(旱地或干田里生出的一种白茎黄花卉,术名叫鼠曲草)用舂碓舂烂,再用井水冲洗、过滤,目的是把黄草里的涩味、苦味冲洗掉,留下香甜之味,算是参透“苦尽甘来”的玄机。过滤好之后,便糯米粉拌成不稀不硬的圆坨坨,再次地搡捣、舂烂,重力促使分子进行重新组合,甜藤、黄草、糯米三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口感才会改善。

  接下来,就是包粑了,这可是一门技巧活。先把粑团放在手心搓圆,再用两层浸泡好的棕叶(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天然生长、天然防腐、无毒害、无污染、年年可采、季季可收,被称为“天然绿色食品”。)进行包裹,然后用稻草进行捆扎。全部包好后,将粑粑放入蒸锅蒸煮一个时辰左右,顿时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甜藤粑就出笼了。

  甜藤粑具有柔韧、耐放、不易变质的特点。据资料考证,它还具有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降血压等补体健身的功效。于是,人们除了常常携带甜藤粑上山干活,作为晌午饭食用外,还作为很好的礼物送给客人或亲朋。

  这一次,我们之所以急匆匆回靖州买甜藤粑,就是一次寻梦之旅。这样的美食,这样的家乡味道,不正是常年飘荡在外的每个游子苦苦寻找的美丽乡愁吗?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吴展团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4/11/74330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