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萢,乡土里的童年味

  近些天,正是清明扫墓踏青之际。朋友圈里全是人们挂亲时其乐融融的情景,有的还晒出烂漫山花,山间野味,更是羡煞城里人。

  这也引起了我的莫大遗憾和极大兴趣。其中,挂在绿油油的油茶树上的那一个个白嫩嫩、亮晶晶的茶萢,尤为诱人,把我又带回了童年,带回了家乡。

  参加工作20多年来,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每年清明假期,我都雷打不动地要回老家挂亲。今年,因为有棘手的事亟待处理,我第一次没有回去。然而,身在异乡、心在家乡,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家乡的山水,梦着天堂的祖先,念着家里的亲人。

  少年时喜欢向往,老来时经常回忆。年过不惑,直奔天命,鬼使神差,我忽然怀起旧来,而且与日俱增,势不可当。时光匆匆,多少亲历亲为的往事都已化作一缕云烟,随风而逝、了无痕迹,唯有儿时的味道令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和童年是有味道的。这种味道是特别亲切、独一无二、温暖心扉、深入骨髓、令人沉醉的,也是难以忘怀、弥久生香的。

  故乡的味道是人生最初的记忆,从童年开始,随着月岁的流转,慢慢沉淀,日渐丰满。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凭借这一抹熟悉的气息,让一颗疲惫的心回归故里,找到那种久违的感动,投到故乡温暖的怀抱。

  故乡的味道在广袤的原野里、山岗上,满是泥土的芬芳。许多时候,最喜欢在朦胧的一帘雨雾里,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望着一片片葱茏苍绿的庄稼茁壮成长,深深吸一口,那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的泥土芳香顿时沁人心脾,心情是多么欢快舒畅!然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山间田野采摘其味无穷的野果野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年,山里人家都穷,没钱买水果,对我们来说,儿时的味道就是山花飘香、野果盈口的味道。山野里头,一年四季,到处都是野果,最使我难忘的,还是采茶萢那些最美妙、最有味的时光。

  靖州是一个盛产茶油的地方,乡下不少地方满山都是茶树,于是就多了一种叫做“茶萢”的好东西。春暖花开时,茶树上的果子常常变异长出形状各异的茶萢。清明前后,长势最好。此时,茶油树花刚属幼龄开花阶段,结出未发育好的果实,容易发生异变形成茶萢。

  茶树,在我们家乡也叫茶籽树,并不高大,一般只有四五米,高的也就十几米,属常绿乔木。茶树浑身都是宝,质地硬,是打家具、做农具极好的材料,而且干枯后当柴烧,火力旺盛。茶籽可以榨油,纯天然、无污染,既是美味,又是妙药。

  茶花白里泛黄,花期长,约有二月左右,头一年的农历十月下旬开花,第二年春天结果,摘茶籽又在十月。那时,茶树枝上已经有了花蕾。满山的油茶树开满了晶莹芬香的花朵,在暖暖的阳光下,引来群群蜜蜂。儿时,我们也学着蜜蜂,折来一根粗壮的芦萁梗,抽去其芯当吸管,贪婪地吮吸花芯里的天然糖水,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有一种茶树叶的变态体,长得有点像狗的耳朵,或者舌头,一个形象的名字叫“茶耳”或“茶舍”,我们叫“茶蔓子”。白嫩晶亮,肉感乎乎,煞是可爱。去了皮的白色茶蔓,甘甜味美,红色的茶蔓,吃起来反而有点酸涩,徒有其表。

  最妙的还是结在油茶树上青枝绿叶间的茶萢。成熟的茶萢好像一个个棉花团、白灯笼挂在树上,迎风飘荡,白得像是初春的雪,美得象盛夏的蝶,很好看,也很耐吃。

  茶萢是一个圆球,外部光滑发亮,里面却是空的,生吃起来有股树叶的清香。稚气未脱、还未蜕皮的茶萢是青绿的,吃起来也有一点苦涩和酸楚。长到一定的时候,茶萢外的青表皮就会自动脱皮、裂开。几天后,裂开的茶萢,便成为了蚁虫的美餐。

  翻皮的茶萢才是上品,才好吃。儿时,没有什么零食,茶萢就是最美的水果。肉质松散,口感很爽,只有细细嚼,才能品出甜甜、脆脆、香香的滋味。

  老家四周都是大山。儿时,屋后的山坡上有一大片油茶林,一到春天,当布谷鸟在卖弄歌喉催促大人们“播种插田”时,便是我们小孩上山摘茶萢的时候了,油茶树林子里成为了我们的乐园。矮的茶树,茶萢伸手可摘;高的茶树,心惊胆战地爬上去,要小心翼翼地采摘。

  这时,吃着清甜的茶萢,抬头望着那颗最大的茶萢摘不到,只有唱起歌鼟来表达无奈:

  茶油萢,

  生在树头高又高。

  手长的人就得吃,

  手短的人只得挠(看)。

  常常,我们也聊以自慰,虽说城里人有钱,但有钱也买不到茶萢,买不到山里人的那份天生的福气,买不到那份开心和惬意……

  有关茶萢的记忆,都是清晰的,也是美好的。根在农村,所以长大以后,我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去爬山攀树采摘了,但是也还是经常有口福吃到茶萢。

  记得当年在乡下教书,因大姐、二姐家都有油茶树园,于是每年的清明期间,他们一来赶场,都会为我们带来一大袋一大袋的茶萢。那味道,满是亲情和温馨,就是人间四月天里最好的礼物!

  宋诗人王禹偁在《清明》一诗中感慨:“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从前,清明节就是寒食节,许多东西都不能吃,寡然无味。可是,我们这里的清明节却不一样,尽管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时候,也像“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样缅怀祖先,然而因为漫山遍野到处是茶萢,让清明节过得有滋有味。

  老家地广人稀,坟地不用集中,这个山头一座坟,那个山顶一堆土。于是,人们上山挂亲,总是一路采摘茶萢、茶蔓等野果,然后堆放在墓前祭拜祖宗,这岂不是最好的祭品吗?天堂里的亲人先“尝”过后,就成为了我们的美食,味道好极了!

  洗尽铅华,过尽千帆,逐渐懂得了,唯有认真的去体验生活、品味人生,才能体会苦辣酸甜、领悟人间真谛。茶萢,无论花花白白、酸酸甜甜,都是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也是漫漫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味道!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吴展团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4/06/74331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