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刀“嫁”出幸福生活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梁华 周凌)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散落在绿树丛中,一栋栋漂亮的新楼房镶嵌在青山绿水边,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这便是湖南靖州苗乡侗寨中用一把嫁接刀“嫁”出幸福生活的“苗木村”——甘棠镇龙峰村。

  3月27日,迎着春日里的暖阳,和着油菜花散发出来的香气,笔者走进靖州县龙峰村一组,只见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桂花树、杨梅树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动,宛如道道碧浪。来到村民姚祖珍家时,51岁的他和妻子正忙着清理“宝贝”---嫁接工具,准备出工。

  “前段时间雨水多,2万多株的杨梅嫁接任务只完成了一半,今天趁天气好,早些做事,抓紧时间搞好。 ”姚祖珍一边说,一边把嫁接刀放入随身的口袋。

  “我16岁开始从事杨梅嫁接苗培育,以前,培育杨梅苗只是作为副业。自从实施产业扶贫以来,我们的杨梅苗木产业,就成了村里主打产业,苗木也变成了紧俏货。去年我培育杨梅苗2万多株,几天就销售完了,收入近10万元了。 ”姚祖珍带着笔者来到村里的杨梅苗木培育基地。刚刚完成杨梅嫁接的村民姚祖进见到笔者凑了过来,聊起了杨梅的话题:“过去一年到头忙活,汗没少流,劲没少出,混个温饱。现在有了杨梅这个‘宝贝’,只要嫁接技术过硬、管理到位,一年收入10万元都不是问题。 ”

  沿着环基地的机耕路,只见大片大片的杨梅苗木基地,基地里一株株刚刚嫁接完的杨梅苗像一个个小卫士整整齐齐排列着,在春风里显得十分庄重。贫困户姚小刚也带领全家来到自己的圃地,正卯足劲挑战4万株杨梅嫁接任务。选穗、平桩、削穗、接穗、包扎……笔者悄悄地走过去按下相机快门记下了他挥刀的瞬间。面对相机姚小刚显得十分腼腆,当与笔者谈起杨梅话题时,像换了一个人,滔滔不绝。“杨梅是个好产业,以前我在浙江打工,去年回家过年,看到村里的杨梅苗木产业红红火火,市场销售价好。今年铁下了心,一心一意在家搞杨梅产业,好好的做,争取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

  “龙峰村是一个无支柱产业,群众没有技术,完全靠一亩三分地种粮吃饭的传统村,村民的生活十分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在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发展苗木生产的同时,加大农民杨梅嫁接技术培训,通过能人带、培训班学、村民互学、村民实践,现在大多数村民都成了‘玩刀’的高手,凭借嫁接刀,村里的小小杨梅苗木也成了脱贫致富的‘聚宝盆’,成就了响当当的大产业。 ”随行的甘棠镇政协联工委主任周凌笑呵呵地说,龙峰村的杨梅嫁接苗主要以靖州乌梅为主,价格实惠,质量高,数量多。去年仅一组的杨梅嫁接苗就出圃近100万株,从事杨梅苗木生产的农户户均增收达5万元。正准备给儿子姚小刚送杨梅接穗的村民姚希放听到周主任的话显得特别精神,他打断周主任的话说:“我们组在家的29户,家家都是杨梅培植大户,个个都是嫁接能手。现在只要有一把嫁接刀,杨梅培育面积就会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能一天比一天好! ”

  走在龙峰村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和煦的春风里,杨梅培育基地中到处“触摸”到了无尽的幸福和崭新的希望。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梁华 周凌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3/29/74332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