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龙俊霓) 3月2日,在靖州县新厂镇金星村一溶洞内发现大量宋代道教堂遗迹。
翻过几座山头,记者来到宋代道教堂遗迹点发现,这里四周灌木林立,若不仔细观察,确实难以发现这一溶洞,发现该遗迹的市民张吉武告诉记者。
“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全被灌木掩盖的,很多人来了有阴森的感觉不敢上,进去的时候发现了很多的神像还是保存的蛮好的,人多一清理发现外面的好,里面的已经腐朽了,专业人士来看了,说是宋朝的。”村民张吉武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溶洞门口,立着一座小小的黄黑色的东西,据说这是一个狮子,刚刚发现时颜色不是这样。
张吉武说:“这是一樽木狮子,颜色还是特别鲜艳的颜色,金黄色,头部基本上还有圆形,因为年久了就腐朽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进溶洞,发现这600多平方米的溶洞内别有洞天,四周树立着许多钟乳石,瑰丽壮观,千姿百态,有的似莲花,有的似大佛。在一些钟乳石上摆放着很多神像,主尊肩宽腰细,衣纹下垂,成阶梯状,佛衣盖着脚,趺坐莲台。无论是形体的艺术处理,以及线条的组合,都充满弹性的曲线,突出了形象美,充分反映出了当时的雕刻艺术水准。
张吉武告诉记者:“有4、50樽吧,石头的有7、8樽左右,木头的就比较多一些。”这些神像栩栩如生,绝大部分保存完好,且全身颜色艳丽。
“这个颜色是个很好的颜色了,能在这么潮湿的环境下能保存到现在不容易了。以前这种染料是很天然的,这种耐风化的程度、耐氧化的程度比较强,不存在化工原料,化工原料就很容易褪色啊。”
还有一些牌位整齐划一的摆放在长条形的钟乳石上。
张吉武说:“这是十殿阎君的牌位,在我们民间的传统有阎王,阎王分十殿,每一殿都有一个阎君,现在仅存的就是八个了,有两个已经损坏了。”
据了解,溶洞内本来还有一些大型的木质神像,大家见其已经倾斜,准备扶正,结果全部因为腐朽而烂掉。
“这上面有个洞,上面有香火的痕迹,以前上面有供养过神像之类的。”张吉武在溶洞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溶洞分为几层,位于第三层的洞顶还有东西。
宋代道教堂遗迹的发现将成为研究当地文化、经济、宗教方面历史发展的重要史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来源:红网靖州站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靖州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3/03/743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