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姜雪峰
国庆长假,外甥女跟我说,要我开车陪她一起去新厂姚家村看向日葵花。我只听说藕团瓦窑有荷花,飞山顶上有格桑花,岩脚侗寨有金莲花,从没听说过新厂姚家的向日葵花。大老远去看几株向日葵,有意思吗?外甥女说,有好多人都去过了,朋友圈里有微友晒了好多在那里拍的美照片。蓝天白云下,满坡坡的大片大片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风里摇曳生姿,美丽浪漫极了。我说,我一个农村出来的人,还没见过向日葵?向日葵能算花吗?浪漫是你们小姑娘的事,我不感兴趣。
想不到的是,我刚拒绝了外甥女的邀约,却又接到了邻县女同学绍香的电话,问我新厂镇远不远,路好不好走?我说,从县城出发路程大约四十公里,路倒很好走,是省道。你想去干什么?同学说,想去看向日葵花呀!哎呀!我本县人都还是刚刚知道,你倒是知道了,真的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呀!是吗?我这边有几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照片,很好看的呀!不过听你这么说,路程好像有点远哦!是在镇上还是哪里?听说是在新厂镇的姚家村,路程远点没关系。你们来吧!我陪你们一起去看向日葵花。
如今的上班族,日子够闲适的!上班之余,就想着去哪玩的事。以前是出远门去热门景区景点,大约尝够了交通堵、景区堵、门票贵、住宿贵,花钱买罪受的滋味。这几年改成不出远门就在本县或邻近县、市的森林沟谷、古村古镇,看山看水看花,一日两日乡村休闲旅游了。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着朋友们旅行的美食美景靓照倩影,幸福生活多滋润!
作为靖州县人,我去过的本县乡村不多,屈指可数,但是新厂镇其实是我童年时代经常去的地方。新厂的姚家村紧邻炮团村,都是我熟悉的村寨,因为我的外婆家就在新厂炮团村。童年时代最开心的事大约要算去外婆家玩。从横江桥乡沙堆村西里驿我家里去新厂炮团村田坝外婆家有十三公里左右,途中就经过姚家村。小时候去外婆家都是走路,还没有班车可乘,只有极少数的拖拉机在四野青山、满目苍翠的乡间土路上“突突”地孤独前行,但一般不会搭载赶路的人。我和弟妹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以走路以外的方式去外婆家。不单是孩童,大人们也都是如此,步行是乡下人习惯的出行方式,人们好像都从不以徒步出行为苦。走二十多里路对于童年的我和弟妹们不是件轻松的事,往往要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但我们乐此不疲,因为在上小学的暑假或者寒假里,去外婆家玩是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唯一的旅行。数不清的一趟趟相同的旅途中,那晴空下的美丽田园,那满目的青山绿水,和暖的微风,灼热的骄阳,永远都是美丽而新奇的,那沿途的仿佛画里仙境般的处处美丽村庄,总是引发着童年心灵的种种无边遐想。
到新厂外婆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走村落之间的羊肠小道,这其中需要走过许多的山间小路、田埂路,还要翻一座幽深静寂、古木参天的山坳,经过五、六处屋角隐隐、炊烟袅袅、仿佛世外桃源的宁静村寨,路边的人家随时会有看家的狗窜出来狂吠,让人心跳不已。若干年后,我才完全弄明白,那途中经过的五、六处村寨分别叫做老屋场、四马屯、古文冲、莫家屯、四乡所、姚家村。另一条路则是我们通常说的马路(公路),有吉普车从县里来就走这条道,一直通向外婆家所在的新厂乡政府,再远还可以通向相邻的贵州省的黎平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公路,不过是沙石的土路而已,因为沿路都是黏性极重的黄土,下雨天就泥泞难行,厚厚的黄泥巴裹满鞋底裤脚,让人狼狈不堪。如果沿这条路穿过乡镇集市,再走两三里路,经过一座摇摇晃晃的铺着木板的铁索桥,穿过一片田野就来到了炮团村田坝组的外婆家。因为这条路比前一条路要远四五里,我们一般不走马路、走小路。
童年的世界是狭小而宁静的,欢喜与忧愁就是在家与外婆家之间的天地里。童年的那些美丽梦想,其实都不曾离开过通往外婆家那条宁静、旷远、又融入了浅浅寂寞、淡淡哀愁的山间小路。在那条路上走过了多少次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记住了沿路的每一个村落,每一道山坡,每一座小桥、每一处简陋的凉亭,每一眼细细的山泉……记得在快到外婆家附近的那个叫姚家的村落外面有一条美丽的林荫小道,虽是一条宽不足三米的乡间小路,但那小路的两旁有两排枝繁叶茂的高大杨树,密密的枝叶在小路的上空交织簇拥如拱,遮天蔽日,秋天的时候叶子变得金黄耀眼,落叶铺满小路,美得像仙境,每次走过那一段路,心灵都受到很深的震撼,难以言表的美丽忧愁萦绕在小小的胸腔里,仿佛是前生曾托生此处,今生乍然重逢,说不出的寂寞乡愁。
那美丽的林荫小道还在记忆里延伸,如今又有满坡坡金灿灿的向日葵花喜迎四方游客,我倒是有了再去姚家坡看看的想法。一早整装待发,绍香却又打电话来说,有事改往别处去,来看向日葵花的行程延后,过段时间再来。过段时间花谢了看什么呢?那就等明年再来看吧!再问外甥女,说知道我不感兴趣,昨日和一帮朋友去看过了,发了一些照片和视频给我。国庆长假结束,四妹也在微信圈里发了一组姚家坡向日葵花的照片。我虽未去现场,也已经仿佛身临其境了。
我曾经以为不过是农家菜园里的几株向日葵,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看到照片和视频,才知道那些向日葵花开得很多很远,开满了当年绿草如茵的姚家坡,向日葵真的也算是花,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不一样的朴实端庄美。并且,在年轻人的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和景色,向日葵花那也是透着年轻和浪漫的。漂亮的外甥女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戴着宽边的太阳帽,在大片大片绿叶黄花的向日葵花丛中笑靥如花,娇颜葵花相映,传递的是生命的美好。这样的晚秋时节,向日葵花其实已是绿肥黄瘦,半数的花瓣已然凋谢,葵花籽已经颗粒饱满,孕育着丰收的喜悦了。只有那些迟开的向日葵张开金色的花盘,衬托在绿色茎叶上,展现一种格外热烈的的生命之美。四妹发的照片则多是全景,远景,除了满山坡的向日葵花在晴空下绽放,还有远处的连绵青山和寥廓的苍穹、漫卷飘逸的白云,这更切合我的美感。我似乎已经去到那开满了向日葵花的姚家坡,徜徉在蓝天白云下一行行的向日葵花中间,沐浴着秋阳秋风,又怀念起我的童年外婆家之旅。
姚家坡是我童年时去新厂的每一次旅途都必须歇脚的地方,那时候满坡遍地的绿草如茵,偶尔几丛荆棘开着野花,天格外蓝,云格外白,天空格外高远。我们坐在草地上,想着歇完这一气,走下四乡所,穿过田坝子,就到外婆家了,心里格外的踏实。
新厂外婆家有什么吸引我们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外公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外婆也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们去的是舅舅和姨妈两家代表的外婆家。事实上,大人们都要忙田里地里的农活,而表兄表姐是不屑于跟我们小孩子玩的,往往只有舅舅家的表弟和姨妈家的表弟、表妹可以陪我们玩。同样是农村,也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法,而且因为大家年龄相仿,还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别扭,闹得不欢而散。比如某次碰到表弟表妹们心情不好,说不欢迎我们,那我们也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不顾来路的辛苦,马不停蹄地走回家去了,但欢乐总还是多多了。姨妈和舅舅家的几株果树,应该算是我们欢乐的源泉之一。姨妈家屋前有两棵枣树,我们经常用竹篙捅枣树、捡落下的枣来吃。姨妈家屋后还有几棵柚子树,不过总不是我们去的时节可以吃的。舅舅家屋旁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梨树,一到夏天总是结满累累的梨子,吸引着我们几个孩子整天围在树下垂涎欲滴,树杈太高,我们爬不上去,只能用竹竿去戳,很费劲。不过,舅舅发现了是要呵斥的,逢乡集的时候,他要摘了满筐的梨去集上叫卖,得了钱好买油盐什么的。偶尔有几个被鸟啄了、虫蛀了,卖相不好的梨,才会给我们吃,即便是这样的梨,也是我们喜欢的,舅舅家的梨实在是很好吃,个大、质脆、水分重、且十分的香甜。但不知是哪一年,梨树就不再结果了,大约是梨树实在年纪太大了。再后来就连树也不见了。
新厂的那条四乡河,比我们家田野间的那条小河要宽许多,相比之下我们家的那条河只能叫小溪。夏天的四乡河流水孱孱,浪花朵朵,宽阔的河滩上,一个个的河卵石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在河的上游不远处是一道整齐的跳岩,一直通向河对岸的小学堂,我还曾经在那所小学堂里读过三个月的书。暑假到外婆家的趣事之一,就是去四乡河里游泳。不过说起游泳的本领,我们是远不及表弟表妹们的,毕竟他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夏天整日在河里扑腾,早已象泥鳅一样熟悉水性了。童年的我们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全然没有感觉水的可怕一面,不知道美丽的风景后面还有潜伏的危险。我和二妹第一次去四乡河里游泳,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那是平生第一次去那么宽阔的河里学游泳,在表妹表弟“不要怕,我们也是在河里呛了几回水就学会了游泳的。有我们在这里,只管放心大胆地下河去”的怂恿下,我们大家一个个“扑通扑通”跳下水里,表弟表妹当然是如鱼得水,可我和二妹到了水里就不能自主了。水漫过我的脖子,我就只能在水里沉浮了,浮上来的一瞬忙着喊“救命”,可表妹表弟们以为我是装的,在一旁一边拍水一边哈哈笑,后来看情形不对,才游过来伸手将我牵到浅水处。回头寻找二妹也不见了,我惊魂未定吓呆了,表弟表妹也禁了声,呆呆地望着河面傻了眼,谁知过了一会儿,二妹竟然怀里抱着一块大卵石从河底里走了出来。大家都目瞪口呆,接着是佩服得不得了,想不到二妹无师自通,还有这样的自救本领。这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二妹果真是家里读书最多,工资最高的一个。
寒假里去外婆家,有趣的事是挖荸荠。新厂境内盛产荸荠,且以荸荠皮薄、汁多、味甜出名。种荸荠需要沙田为宜,泥脚浅、湿润。每年的三月底就开始排荸荠种,在泥塘的一角围一片烂泥,将荸荠种整齐地排在泥里,不出一个月,荸荠就密密地长出一尺多高的管状的绿苗来。五月间,收了早稻,就可以种荸荠了,种荸荠就跟种红薯一样的,在翻耕过的稻田里,每隔五十公分的样子种一蔸,到后来自然就四面伸展发散开去,长成了满田的荸荠苗,绿绿的十分养眼,荸荠苗割回家来还是上好的牛饲料。到农历十二月,荸荠就完全成熟了,经霜的荸荠格外的甘甜。挖荸荠是一件挺费体力的活,加上是在冬天里下田,寒冷自是不必说,不过可以穿了高筒的胶鞋下田,泥脚浅,对付得了。我们跟了去,大人们挥舞了钉耙将田泥翻过来,荸荠就三三两两地嵌在泥土里,我们只管伸手去捡就是了。由于荸荠是没有生长规律的,因而一锄头去下挖坏了荸荠的事是常有的,钉耙齿稀,情况要好些。冬天到河里洗荸荠那可不是件轻松事,河水刺骨地寒冷,手会冻得像一根根的红萝卜。不过姨妈洗荸荠有窍门,将沾满泥的荸荠装在一个蛇皮袋里,捏紧袋口,使劲地在水里搡来搡去,几个回合,泥就全融进河水里了。一个个紫红紫红的、圆圆的、带着一小撮芽嘴的荸荠十分招人喜爱。荸荠的好处主要是降火、润燥、通肠。据说孕妇是不能多吃的,会有滑胎的危险。
童年时常常去新厂,因为我们实在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有新厂外婆家的门是永远热情地为我们敞开的,而其它地方比如县城对于我们是遥远而陌生的。童年的我们不过是努力想要给单调的生活制造一点不一样的体验罢了。后来成年了反而去的少了,偶尔有事也都是乘车或者开车去,虽然童年时走的砂石马路、羊肠小路都早已经变成了宽阔平展的水泥路,但走路去新厂是再也没有想过的事,似乎再也没有那样的干劲了。
我期待着,明年秋天去新厂姚家坡看向日葵花。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