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一年正夏时,耳畔依旧萦绕着童年的小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不禁回想起我们的童年。
小时候,物质没有现在丰富,却感觉比现在的孩子更自由,更纯真。记忆中,每每放学总是三五成群,邀上同路的小伙伴慢慢悠悠的踏上回家路,大约三里左右的路程我们往往要用上两三个小时才回到家。那个时候的大人们似乎也不着急,大抵都是忙劳作去了,哪有时间管这些,从来没有家长接送小孩上下学。那个时候我们在路上一边玩,一边走,小小石子可以成为我们手中精彩的小玩具,路边上的三月萢,大水萢,刺苔尖,还有各个时节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口中鲜美的小零食,有的酸酸甜甜,有的味美甘甜,也有的涩涩的,凡是大人们告诉我们能吃的我们都不会放过。可以说我们这些放养的孩子尝到最真实的大自然的味道,汲取着最生态的养分,感受着最朴实的快乐。
那时候没有世界之窗,没有海底世界,没有摇摇椅、没有海盗船,有的只是捉迷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这些也成为了我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用粉笔或者石子在地上画上几个格子,小伙伴们也能兴奋的玩上大半天。因为经常在马路上、山坡上跑,常常摔倒,脚上手上皮开肉绽,也只是用清水洗洗或者简单的搽上红霉素便不再管了,任其结痂自然脱落便好了,有时候还会手痒痒抠掉痂子,只有等再重新结出痂子再脱落才能好,重来不害怕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那个时候没有肯德基,没有麦当劳,也没有游乐场,更没有现在千奇百怪的玩具,只有最朴实的生活,我们捉过蚱蜢,捕过青蛙,扳过螃蟹,摸过泥鳅,捡过蚌壳,做过很多现在的孩子想都没想过,如今的家长们也不敢让孩子们做的事儿。如今的孩子,是众人捧在手心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是在大喊“减负减负”却依旧在“负负得正” 的时代呼声中疲于应付着各种学习,家长无可奈何地感慨“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怕是寒暑假也要给孩子报着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丝毫没有我们那时假期的自由,更别说玩的畅快淋漓。
应试教育下固然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分数越来越高,却也只是外强中干罢了,正所谓疾风知劲草,野草在经历风吹雨打后才会更加坚强,而温室里的花朵却娇贵而脆弱,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如今社会心理问题频出,走上极端的各式各样。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返璞归真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开始反思,还孩子一个快乐、纯真的童年。
作者:周剑男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