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思想起搏器

  自燧人氏钻燧取火,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火的使用一方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也使人类的思维得到发展,人类在渐渐成为地球的主宰。千百年来,无数金戈铁马的英雄故事,明争暗斗的权谋政治,莺歌燕舞的浮华尘世,演绎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舞台剧。我们无法一个个深入其中,探其精彩或悲欢,唯有拿起古人留下的承载历史和思想的介质,于闲暇时细细品味。

  每一个书都蕴含着某种哲理,这是华夏文明一贯的传统。思想犹如航海明灯,指引着人类前行。思想的载体不在人,而在一张张泛黄的,透着书香气的纸片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传统民族,从古至今,无论发生多么大的变迁,人们对书籍的那一份热爱永远不会降温。

  读书的好处在于哪里?这应该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如果用一种于人类有着切肤之痛的比喻来回答,可能会更形象。在医疗领域中,有一种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称为“心脏起搏器”,其目的是使心脏激动和收缩,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新世纪的人类,被各种新兴网络媒体吸引住了眼球,被各种生活压力束缚住了手脚,经常性地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病症,何其痛苦?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无法像简单喷洒杀虫剂消灭跳蚤一样地去阻止社会兴起的“新品种”,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和提升自己。常言道:读书明智。多读书、读好书,方可真正窥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求得一份心灵的安静。

  何为好书?十年前,走进书店可以信手拈来一本经典小说或经典古书。今天,再去书店怕是让人失望而返了。书架上陈列的是各类与考试有关的书、关于养生的书以及所谓的畅销书,看着这般陈设,感觉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回去了——注重物质多于精神。不怪乎现代人总感觉生活无聊、无趣,惶惶而不可终日。读书不应该是一个功利性的结果,而是一个能感受乐趣的过程。一位朋友以前甚是不爱读书,看到书就头疼。一次机缘巧合,使她慢慢喜欢上书籍,当遇到困难时,也会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宽慰自己了。

  阅读,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如果循序渐进,可以终身受益。社会发展至今,我们需要一小块精神家园,使我们不至于在都市迷情中彷徨和沉沦,为我们实际上已很贫瘠很焦渴的心田注入营养,洒下甘霖。

作者:关翠翠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