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杨梅红熟了
靖州县商行办 姜雪峰
“千林红绽火含珠,熟到杨梅夏至初”
六月的靖州,梅子雨缠绵。“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连续十天半月的半日绵绵细雨、一晌晴好日头轮番交替,便把满坡满岭的杨梅催红了。十万梅山、百里梅廊,万绿丛中点点红,一颗颗绛紫乌红、闪烁着诱人光芒的杨梅沉甸甸地挂满树梢、缀满枝头,期待四海八方宾朋纷至沓来,尽情摘梅品尝!
“湘西南明珠”靖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有着两千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是“色冠群梅,味甲江南”的木洞杨梅原产地。2013年,靖州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近6万亩,产量近6万吨,产值近40亿元,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杨梅产区,辐射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市、区),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杨梅鲜果交易中心。靖州“木洞”杨梅在1998年、1999年获湖南省优质水果评比优质奖,2002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11年“靖州杨梅”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靖州“木洞”获湖南省著名商标。靖州杨梅,果大色鲜、风味优良、营养丰富、天然性好,成熟的杨梅果实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钙等多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靖州苗、侗各族梅农至今保持不施农药、化肥的传统习惯,靖州杨梅的纯天然性是其它人工栽培水果不可比拟的,是弥足珍贵的"绿色有机食品"。古人有诗云:“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当代神农袁隆平院士早年在靖州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就非常酷爱靖州的杨梅。因为忙于科研时常忘了吃饭,袁隆平落下了严重的胃病,他发现不管是新鲜的杨梅还是杨梅干都能够缓解他的胃痛,他风趣地说,靖州杨梅帮助我治疗了胃病和习惯性肠炎,在我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上功不可没!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关于靖州杨梅,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专门有一位负责掌管人间百果的百果仙子。有一天,百果仙子下凡间巡查的时候,经过木洞山,碰见了进山打猎砍柴的侗家小伙杨郎,杨郎是个孤儿,从小靠吃苗乡侗寨的百家饭长大。百果仙子喜欢上了勤劳善良英俊的杨郎,化名阿梅留在了木洞,她利用自己懂得的仙术,常常给木洞的苗侗山民治病消灾。杨郎也爱上了温柔美丽的阿梅,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可惜幸福的时光太短暂,百果仙子私自下凡留在人间的事情被天庭知晓了,很快就被天将捉拿回天上,被二郎神看管起来,再也无法跟杨郎相见。人们这才知道,原来阿梅是天上的仙女。
痴情的杨郎每天站在屋外望着天上等啊等,等待阿梅的归来,一年年站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伤心的百果仙子在天上看见了,一天天泪如雨下。缠缠绵绵的小雨一下两个月,那是百果仙子的心血在浇灌着杨郎化身的树。木洞的苗侗山民们经过那棵树的时候,突然发现树上缀满了颜色黑里透红、又鲜又亮、色泽水灵的果子,摘下来一尝,甜里带酸、酸里带甜、酸酸甜甜、美味无比。此果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大家还发现,这种美味的果子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腹泻的人吃了抑菌止泻消炎,焦渴的人吃了祛暑生津止渴,厌食腹胀的人吃了助消化增食欲。姑娘吃了艳若桃花,小伙吃了精神百倍,老人吃了延年益寿。
人们明白这是百果仙子阿梅在帮助杨郎回馈苗乡侗寨阿爸阿妈们的一饭之恩,将天上的仙果赐给了木洞的山民。人们为了纪念百果仙子阿梅和杨郎的爱情,便管这树叫杨梅树,果子叫杨梅。人们还把吃剩的杨梅核种到木洞的山上,杨梅树越长越多,长满了靖州的所有坡坡岭岭,杨梅树四季常青,树冠如盖,枝繁叶茂,挺拔俊美,人见人爱。而每年到了快吃杨梅的季节,缠缠绵绵的雨就会一直下个不停。苗侗山民们都知道那是阿梅在天上思念杨郎所流的眼泪,便称之为梅雨。每年杨梅成熟的时候,人们还能听到一种鸟叫声,像是谁在深情呼唤谁,后人就叫这种鸟为“青鸟”。
时光流逝千年,故事已成传说,爱情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就像青鸟是传递相思的使者,杨梅是寄寓乡思的媒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但凡湖湘人,未尝靖州杨梅的想必不多。
“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六月的靖州是杨梅飘香的世界。连绵起伏、满坡满岭、一望无边的杨梅林郁郁葱葱,林间小溪潺潺、流泉叮咚,百鸟欢唱,莺歌燕舞。走近梅林,所有的枝叶间都沉甸甸地缀满乌红鲜亮的杨梅,宛如珍珠玛瑙。葱翠袭人的嫩绿枝叶在树与树之间的天空里,交颈接耳,环绕缠绵,窃窃私语,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芳香和甜蜜。梅林间人头攒动,所有的人都在为杨梅而心潮激动、快乐忙碌。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梅农三五成群在杨梅树下除杂草、清坡道;貌美如花的杨梅姑娘们一边往竹篓里摘杨梅,一边唱起古老的歌鼟:“杨梅开花无人知哎,一年只有十天红熟期。哥啊,你若有心摘梅果,妹等你进山莫误期……”歌声惊动树梢啄梅子的鸟儿,“扑啦啦”高飞的翅子扇落一阵紫红的梅子雨。
来吧!六月的靖州是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外桃源。徜徉在这万亩梅林的绿色海洋,呼吸着微酸香甜的空气,尝一颗枝头乌红透亮的杨梅,听一曲苗家姑娘小伙温婉与粗犷交织缠绵的歌鼟,你会感觉人世是多么美好。颓废的人会变得充满激情,消极的人会变得充满斗志,蹉跎的人会懂得珍惜时光。在那青山绿水之间安详静卧的古老村寨,鼓楼、凉亭、风雨桥,袅袅炊烟,牧童晚归,鸡犬相闻,处处是美景,处处是画廊。热情的苗侗同胞们,是那样的淳朴善良啊!初次见面就把真心交给你,初次相识就把真情献给你。盛装的姑娘们手捧迎宾的拦门酒,长长的龙头宴摆起来哟,梅酒飘香醉十里。古老的多耶跳起来哟,天籁的歌鼟振林樾。
“逆溯江流三百里,万山深处是渠阳”
六月的靖州城风光最迷人。烟雨洗尽风尘,古城尽展大美。老河街弯延数里,那古朴的吊脚楼,驳岸、码头、牌坊、整齐而又狭窄的青石板街堪比江南梦里水乡;那幽深的街巷中悠悠回荡着货郎摇动拨浪鼓卖针头线脑的声声吟唱;那洒满夏日暖阳的街檐下有巧手的婆姨在雕花蜜饯、晒杨梅饯;那高高的吊脚楼上有凭栏而倚的怀春女子投来的多情目光。
美如静物画的街巷两旁挤挤挨挨、密密匝匝摆着的都是卖杨梅的窄口宽肚的小竹篓,翠绿滴露的新鲜枝叶下覆盖着一篓篓紫红发亮、令人垂涎欲滴的杨梅鲜果。卖杨梅的阿姐阿妹穿着多彩的民族服饰:缠着花辨,插着银簪,佩着银项圈,扎着花腰带,穿着花边裤,环佩叮当,笑容如花,话语比蜜甜:尊贵的客人你尽管尝哟,杨梅不好不用买。
若有闲暇,请来六月的渠阳古城走一走吧!不只为靖州杨梅甘甜的滋味,不只为杨梅姑娘如花的容颜,不只为满城空气里氤氲着的杨梅的芳香。来看看古城烟雨朦胧中深深窄窄的青石板街泛着的幽幽亮光;走走窄窄的水巷子一直通向河边码头,看那河码头边婆娑的垂柳倒映在水面,微风吹皱了满河波纹,柳树下泊着几只渔船,头戴斗笠的渔翁在悠闲地抽着烟斗,扔几条小鱼喂鸬鹚。走近那临河的吊脚楼、窨子屋,叩响古铜的门环、推开半掩的宅门,一层层走进去门厅、过道、天井、厢房、会客厅、内宅……精美的窗花、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铺呈着数百年前的富贵荣华。这里远离红尘喧嚣,很安详、很宁静,人们都很淡泊、很知足,每天守望着渠水河慢慢地流,光阴慢慢地走。走一走靖州的老河街,你的心头会腾起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唤醒某种熟识的乡愁。
“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靖州地处湘黔桂三省(区)接边区域中心,历为全楚建瓴锁钥,西南要服,云贵咽喉,繁华竞逐,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是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生态宜居之佳境,这里有怡人的山水、舒适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安定的社会环境、淳厚的风土民情,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潩堤春晓、望江渔晚、禅林朝晖、排林云海、梅山映红、神农稻源,“靖州十景”美轮美奂,更有飞山在云端,文塔写风流。
早在七百八十八年前,就有南宋名臣、著名学者、理学大师魏了翁在靖州亲手创建湖湘四大书院之一的鹤山书院,开门纳徒讲学,首次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种子播撒在靖州人民心田。魏了翁谪居靖州之时,年届半百,宦海沉浮二十五载,阅尽官场风云,被贬边地,心灰意冷,惨淡凄凉,是淳朴善良的靖州人民向他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抚慰了他孤寂的心灵;是靖州钟灵毓秀的山水给予他灵感和激情。他徜徉天地间、怡情山水中,澄心静虑,精研学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与创作成就。魏了翁通过在靖州鹤山书院的理学研究和讲学活动,确立了以他为代表的鹤山学派理学思想体系,奠定了他在宋代理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享有“南方共宗鹤山老”的盛誉。当时社会许多求真向善的士大夫们不远千里慕名前来靖州向他求教,湖湘江浙之士,纷纷负笈前来求学,其时靖州境内学子云集,鹤山学派享誉朝野。边陲之地靖州当时乃万众瞩目的文化高地,引领着时代的文化潮流。诚如了翁所说:“春风沂泗俨在此,居人莫作渠阳看”。
在以文化民、著书立说的同时,魏了翁真心亲近靖州人民、喜爱靖州的山水物产。他率众弟子在鹤山书院旁开辟芙蓉洲,种植杨梅树,夏日品杨梅、秋日赏芙蓉,优哉游哉、乐不思蜀。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某居靖二年,士风民俗久益相宜,城东筑室数椽,为聚友读书计。士人虽闻见稍陋,然无利禄之诱,故质实近本,无纷华之说,故寡欲易足。”他曾多次在与朋友的书信中说及“不虚此行”。他在诗中这样描绘自己闲适优雅的山居生活:“山中不知岁月改,春洲六度听绵蛮。”
明媚的六月哟!六月的靖州,江南第一梅熟了。六万亩梅林淌紫流红,流光溢彩。来吧!你会不虚此行。来吧!走近靖州,你就心醉了!尝一颗木洞杨梅,你就醉倒了!你就不想归了!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