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童谣进梦乡
石宪贵
儿时,我的身体十分脆弱,动不动就啼哭,尤其晚上更甚。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为了哄我睡觉,经常教我唱童谣。晴天夜晚,微风习习。母亲与我、姐姐坐在禾场坪,仰望皎洁的明月和闪烁的星星。她一边轻轻地用手拍打着我精瘦的臂膀,一边用黄鹂般宛转动听的嗓子哼着老班子的人传下来的童谣。我听得入神,呆呆地望着她微笑地脸和呵动地嘴唇,渐渐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白驹过隙,转眼就是六十多年了。至今想起,仍然记忆犹新,仿佛又回到了杨家码头墈上的小木屋,坐在禾场坪,像孩童样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痴痴听着母亲琅琅上口的童谣。
这些童谣,我还记得四首,现回忆整理如下,仅供欣赏。
《摇摇花》(之一)
摇摇花,且咚咚,
乡里妹姐担粪桶。
担不动,跌下蓬,
嘣咚响,跌断颈(音“讲”)。
公公去挖药,挖断一只脚,
奶奶去打酒,打断一只手。
哥哥去上香,看到两个花姑娘,
嫂嫂去装饭,装倒两个盐鸭蛋。
妹妹去扫地,拿起扫把玩把戏,
弟弟去挑水,操起扁担打小鬼。
《月亮框框》(之二)
月亮框框,
打蒲烧香。
捡得银子,
讨个“老娘”(婆娘)。
抬在半路上,是个“花姑娘”,
抬在堂屋里,打鼓拜堂,
抬在园里,青菜打汤,
抬在灶屋里,烧火大娘。
烧死王大姐,
气死满姑娘。
《打铁》(之三)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没歇,
我要回去学打铁。
打把锁,锁老婆,
打把枪,枪“老娘”;
枪得“老娘”嘓嘓叫,
隔壁大娘点灯照。
没得油,
拿你娘的肚板油;
没得捻灯棒,
拿你娘的脚棒棒。
(注:“老娘”即老婆的意思)
《点点窝窝》之四
点点窝窝,牛屎筛箩,
猫崽吃饭,老鼠唱歌。
唱的什么歌?
唱的南山歌。
你在南山做什么?
我在南山讨老婆。
有钱讨个黄花女,
无钱讨个老癫婆。
飞上坡,
飞下坡,
一下跌到田墈脚。
马来踩一脚,
牛来削一角,
削得个光壳壳……
癸巳年八月十六日
《好久没到这里来》(情歌)
莫 忘
好久没到这里来, 这个山上好白岩;
捡个岩石敲个火, 慢慢吸烟等妹来。
与妹唱歌忘记歌, 与妹打鱼忘记河;
一心只想与妹连, 不知妹心又如何?
栀子花,傍墙栽, 墙矮花高露出来;
哪位姐姐情意好, 扯郎一把上花台。
逍要逍来遥要遥, 过了今朝又明朝;
鱼死深潭有人拾, 蛇死路旁有人挑。
撑船划排哪样好, 几多苦情不报姣;
一日三餐糙米饭, 放了篙子又板棹。
细篾斗蓬百织边, 问妹买得好多钱;
询姣开的多少价, 姣戴斗笠郎开钱。
隔河看见我的姣, 变个蜘蛛水上漂;
一漂二漂惊动水, 唱支山歌惊动姣。
以前和妹讲得来, 讲起风来雨也来;
如今与妹闹翻了, 无的讲出有的来。
十七十八不讨亲, 做了好多细个人;
走了好多盘盘路, 睡了好多青草坪。
十七十八不连郎, 白是聪明枉在行;
白在世上过一路, 枉在世上走一趟。
对 歌
刘光禄
山歌好唱口难开, 梨精好吃树难栽;
白米好吃田难种, 细鱼好吃网难开。
问:
哪个报你山歌好唱口难开?
哪个报你梨精好吃树难栽?
哪个报你白米好吃田难种?
哪个报你细鱼好吃网难开?
答:
歌师傅报我山歌好唱口难开,
茶花娘报我梨精好吃树难栽,
庄稼汉报我白米吃好田难种,
打鱼郎报我细鱼好吃网难开。
问:
什么样子歌师傅?
什么样子茶花娘?
什么样子庄稼汉?
什么样子打鱼郎?
答:
鼓眼暴筋歌师傅,
细皮嫩肉茶花娘,
捞衣扎裤庄稼汉,
绿衣绿裤打鱼郎。
问:
什么打发歌师傅?
什么打发茶花娘?
什么打发庄稼汉?
什么打发打鱼郎?
答:
一本歌书打发歌师傅,
一包绣针打发茶花娘,
锄头钉耙打发庄稼汉,
一铺细网打发钓鱼郎。
问:
一本歌书有几篇?
一根锈针有多长?
锄头钉耙有好重?
一铺细网有多长?
答:
一本歌书三百篇,
一根锈针三分长,
锄头钉耙三斤半,
一铺细网一丈长。
问:
一本歌书哪里放?
一包锈针哪里藏?
锄头钉耙哪里挂?
细网摊开哪里晾?
答:
歌书摆在桌子上,
绣针放进蔴篮藏,
锄头钉耙壁上挂,
打鱼细网晾篙上。
唱支山歌解忧愁, 不知我妹愿抬头;
牛不抬头吃青草, 妹不抬头望风流。
想妹想得爱不得, 一口痰来一口血;
身上瘦得象鱼刺, 我妹心里也过得。
连姣要连斜对门, 早晨下午去得勤;
早晨装着问声好, 晚上装着借脚盆。
你有好歌唱起来, 我有文章对秀才;
今年对个梁山伯, 明年再对祝英台。
2012年3月
来源:靖州新闻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