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薯?粉蒸肉

  久违的难得机会,最近一个月在市社院接受政治理论学习培训,难得地没有太多工作压力、却极有作息规律地生活学习了一个月。同学们都反映说,这一个月还没完,体重已经增加了三五斤了。可见社院食堂的伙食是不错的,对我而言,尤其让人怀念的是社院食堂的红薯和粉蒸肉。

  我对社院食堂的早餐最为满意,有包子、馒头、油条、煎饺、玉米棒、红薯、水煮壳鸡蛋、蛋糕、牛奶、豆浆、稀饭、凉拌海带、酸萝卜丁等等,喜欢吃米粉、面条的也有供应,实在是丰盛可口,任君挑选、如君所愿。稀饭我是必喝的,绿豆稀饭、小米稀饭、白米粥每天轮着喝,再加一个包子或半截玉米、一个鸡蛋、半个红薯、一筷子凉拌海带,实在是大快朵颐、舒心暖胃,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呀!

  早餐诸美食中最中意的又数红薯,社院食堂的红薯是清香甜软的南瓜红薯,带皮煮熟的,原滋原味,让人追忆起了遥远幸福的童年时光。我的童年时光里,红薯多得很,母亲每年都会种很大几个地块的红薯,收获时节,红薯常常堆满了火楼屋角。生柴火做饭或煮猪食的时候,拿三两个红薯煨在柴火灰底下,闻到了香气、估计熟了之后,扒出来,剥了焦壳,热气直冒、香气扑鼻,美味佳肴呀!起初,我们乡下家家种的都是一种俗名“狗脑壳”的本地红薯,质地纯白、淀粉含量高,但口感一般。后来才有了外地来的“紫药水”红薯和南瓜红薯,无论烤来吃、煮来吃,还是煮熟来晒成干红薯片,口感都比“狗脑壳”红薯好吃,尤其晒成干红薯片,口感软糯粘牙、香甜回甘,是小孩子们钟爱的零食。不过红薯太多,人到底吃不了多少。童年的红薯主要是拿来喂猪的,每年,母亲往往都会喂两头肉猪、一头母猪,喂猪除了掺谷糠、碎米、猪菜,红薯是秋天以后最主要的猪食粮之一。

  秋高气爽、寒霜初降的日子里,母亲忙完了田里地里的活,会兴致勃勃地张罗熬红薯糖。选了壮实无疤的南瓜红薯、一个个洗净、削皮、切块,放进一口大大的铁锅,烧起柴火,蒸熟以后,不停地搅拌成糊状,再放入麦芽慢慢地搅、慢慢地熬,等红薯糊糖化以后,用布袋装起来挤压过滤出汁液,最后就是熬糖了,甜汁熬得能绞上筷子了,红薯糖就快熬成了,母亲往往在红薯糖熬成之际,会再切一些事先洗净去皮的南瓜条块或冬瓜条块扔进糖浆里,一起搅拌熬上一阵子再起锅装进搪瓷盆里,约一指多那么宽厚的一块块南瓜条、冬瓜条,裹在红黄透亮、黏黏牵丝的糖浆里,用筷子搅一块吃在嘴里清香甘甜,夹杂着浅浅的脆生,真是回味无穷、难以描述的美味。成年后,我曾经读过旁人回忆乡下人家土法熬制红薯糖的情形,似乎都跟母亲熬红薯糖不同,人家熬的完全是黏浓的糖浆,红薯糖里是见不到还有块状物的,人家都是将熬成的红薯糖浆起锅后,摊在撒了面粉的簸箕里晾凉变硬成纯粹的糖块,想吃的时候就敲下一块来吃。唯有母亲熬成的红薯糖是独特的,或许母亲为我们熬制的并不是完全真正意义上的红薯糖,但在我们却是念念不忘的人间美味。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乡下的副食糖果产品也日渐丰富,小孩子都不缺零嘴吃食了。加之成年以后,姊妹四散就业成家,难得回家聚住,母亲似乎也没有了闲情逸致,往后再没有见母亲熬过红薯糖。尤其母亲花甲之年后,农活渐弃,猪早已不喂,红薯自然也不种了,于是红薯也难得吃到了。市场上自然是有红薯卖的,但整天忙忙碌碌,红薯又不是主食,少有闲心去蒸煮了,一年里偶尔买上一回,用高压锅蒸熟来一吃,似乎也不是从前的滋味了,由是便淡了心。如今,市社院的食堂每天早餐都有提供香甜的南瓜红薯,唤醒了沉睡的味蕾,每吃不厌。遥想童年那一个个新鲜、壮硕的“狗脑壳”红薯、“紫药水”红薯、南瓜红薯都剁了煮了喂了猪,实在是暴殄天物呀!

  社院的中餐、晚餐菜式花样虽不算少,但我多有食不甘味,大约跟我性喜清淡、厌食辛辣腥膻之味有关,故而众多荤菜品中唯有粉蒸肉最让我中意。据说,粉蒸肉起源于邵阳(旧时的宝庆),邵阳人多聪明勤奋、吃得苦、能挣钱,同时也舍得慰劳自己,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肥腻腻的炒肉、红烧肉、炖肉吃多了也不行,就发明了粉蒸肉。把籼米炒香了磨成粉,加上香料,拌上盐酱腌渍好的大片新鲜五花肉,隔水蒸熟,吃在嘴里软糯适中、肥而不腻。母亲是邵阳人,自然传承了做粉蒸肉的本领,母亲做粉蒸肉,倒不一定是用五花肉,多是猪后腿肉,肥肉肥、瘦肉精,都是自家养的或邻家卖的正宗的土猪肉,切成大片大片的,用盐腌渍一会儿,裹上乡间的大米炒香现磨成的米粉子,趁灶上柴火饭锅里的米饭渐干起堆后,隔一层白纱布,一块块铺在饭堆上,盖上锅盖跟米饭一起蒸熟,蒸出的粉蒸肉掺和着大米的清香,肥肉瘦肉都格外好吃,尤其肥肉蒸熟后晶莹剔透,肥而不腻,大人小孩都不怕肥、喜欢吃,但瘦肉往往还是我们小孩的最爱。

  事实上,童年时候吃肉的机会并不像今时日日都有。过年,家里照例是要杀一头年猪的,但除了留足过年吃的,猪肉基本都腌制烘干成了腊肉,挂在谷仓里,农忙时节改善伙食,来人客的时候拿出来待客,在一年到头的日子里慢慢地品尝享用。除了逢年过节,平日里便只有乡集日的时候,母亲才会偶尔买点新鲜肉来打打牙祭。我们小孩子往往便央求母亲做粉蒸肉来吃,没有丝毫掺杂的粉蒸肉香香地吃过一回之后,我们便会数日不念肉吃。成年成家以后,也曾自己动手做过粉蒸肉,但总不如母亲做的好吃,思来想去,除了米粉子不是现炒现磨的、而是从市场上买来的拌好各种香料的现成袋装米粉子,主要也因为猪肉不是从前乡下人家那样用红薯、谷糠、野菜慢慢喂养长成的土猪肉了吧!

  相比之下,社院食堂的粉蒸肉倒也算颇为正宗,食材新鲜,都是肥瘦相间的新鲜五花肉,裹着米粉蒸熟,一块块晶莹润泽地叠在长方形的大餐盘里,看在眼里便有了食欲,但是不敢多吃,只能吃一片,最多两片。人到中年要控制各种欲望,口腹之欲也在其列,否则,只怕身体增肥之后会多出许多毛病来。不过,总归是民以食为天,在社院吃到了念想的美味,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作者:姜雪峰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