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规范湿地公园管理和建设,近日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靖州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填补了该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规章的立法空白,进一步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该《办法》共有六章二十五条,对湿地公园管理、湿地公园保护、湿地公园利用、法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自2018年10月25日起实施。《办法》划定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三大区域,明确水体水质、土地、水岸、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文化六大保护内容,并对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相关行为进行了明确禁止,对湿地公园规划利用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湿地公园管理实现有据可依,科学规范。
据了解,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靖州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8′31″~109°41′14″,北纬26°22′20″~26°32′34″。范围南起靖州县与通道县交界处,北至水酿塘电站大坝,涉及泡里村、金鑫村、流坪村、渠江村、大笋坪村、红心村、二凉亭村、尧管村、新江村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1005.6公顷,其中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564.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6.1%。是该县防护体系重点区域,直接关系到县城和下游居民饮用水源的水质和净化、河流的流量水文状况。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近年来,该县加大了五龙潭湿地公园建设,投资近300万元,重点实施了界碑界桩安装、游客服务中心、办公楼、综合楼、宣教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内吊台、采砂船、养殖网箱进行了取缔拆除,并开展日常巡护和科研监测。如今湿地公园水域广阔,林果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拥有福寿泉、老虎跳、乌龙台、金沙滩、额溪、百里湾、新江等八大自然景区,生态旅游价值巨大,该县将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作者:邱威鹏 段丽萍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