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曾国藩与地笋苗寨

  偶然翻阅曾国藩的材料,突然发现了居然和地笋苗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不敢说是蝴蝶效应,但真是慨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关联,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此短文带您一探究竟了。

  话说这曾国藩(1811—1872年),众所周知非一般人士,毛主席说其是“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被称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这话题就可以从湘军说起了。

  湘军火枪队

  大家都知道湘军拥有勇猛的战斗风格和坚强的战斗意志,是“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湘精神的体现。另一层面,湘军实际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咸丰皇帝(1831—1861年)的直接命令,当时称为团练,这里我们不说湘军,但说说为什么正规军都不行了呢?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说“全国各地”,实际包括地笋苗寨所在的靖州直隶州,当时靖州管辖着靖州、会同、通道、遂宁等地方,在靖州有些“佟”姓、“曹”姓等也都是满族后裔。说“不堪一击”实际也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咸丰初年国库亏空(当时国库就是户部库房,户部是管理户籍财政的机构,就是财政部),咸丰皇帝没有从父亲道光朝继承多少金银,没钱怎么打仗、如何应对太平天国?!

  咸丰帝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比如熔化掉内务府金钟,还有开捐例,实际就是有钱人买官,纳资捐官,给你官做,国家有钱,虽然现代看可笑、可战时还是有作用。或许最重要的措施是推行厘金制度(厘金税),就像这制度的名字所体现的“厘金”,抽捐抽厘,一点一点抽税,据说当时一亩地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不等的原因是土地肥沃贫瘠程度不同,估计抽捐的官员也会和老百姓讲讲当时国家的危难时局,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临时争取的税可以说是“苛捐杂税”了,造成了农民的巨大负担。当然厘金制度最重点的是在商业上,可以说雁过拔毛,从原材料生产开始,估计到消费者手中都会有税要上,记得洪江古商城就有直隶州的厘金局卡的旧址。

  咸丰十一年的捐厘照票

  话说回这厘金制度对农民的影响,特别对于处于深山中的地笋及三锹一带的苗民来说,本身就居深山、少收成,现在也是深度扶贫地区,200年前哪里捐得上,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奋起反抗了。1855年咸丰五年十二月,锹里二十四寨苗民联合起义,口号就是“抗赋、抗捐”,靖州苗民吴大培应邀“入伙”。义军势如破竹,在三锹九坡、枫香等地多次交战。吴大培奋不顾身、冲锋陷阵、杀敌无数、声震朝野,在义军中树立了威信,逐渐成为头领。可惜在沙子坳一役,由于力量悬殊,义军阵亡3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吴大培被俘。

  这沙子坳就是现在的地笋苗寨鼓楼后面的山坳,站在鼓楼上望着山坳,在阵阵秋风中,战斗场景历历在目,或许有苗民的喊杀声、战马嘶吼声、亦或有镰刀兵戈当当作响,但都已尘归尘土归土。唯一能留下思考的,珍惜眼前美丽地笋的建设成就,珍惜脱贫攻坚、珍惜乡村振兴建设的累累硕果,未来在工作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否则一厘一寸的变化都会给小小山村带来巨大影响。





作者:宋志民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