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州杨梅为何那么“红”?原来杨梅文化如此厚重!

  “杨梅杨,生在路边逗人尝,是人过路吃一颗,留下一颗等到郎……”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广袤山野间,每当进入夏季,漫山遍野挂满枝头的杨梅就红了,在苗族“杨梅杨”的歌谣中,人们呼朋唤友跑到山上去摘杨梅。

  “到靖州吃杨梅去”!每到这个梅雨季节,全国各地的朋友也会纷纷赶来捧场。于是,靖州的山村野外、大街小巷,到处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俨然一片过节的欢乐海洋。

  杨梅树为常绿乔木,枝繁叶茂,树冠圆整,而当初夏红果累累,尤其可爱、漂亮,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把杨梅树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

  杨梅有50多个品种,中国已知的有红杨梅、白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等,经济栽培主要是红杨梅。杨梅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榨果汁、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我的家乡就是梅乡,对此有切身体会。自己从小吃着杨梅长大,感觉最幸福、最快乐、最健康的季节就是吃杨梅的时候。每到杨梅熟了,胃口特别好,饭也吃得多,从来没有疾病,甚至平时肠胃不好,这段时间却销声匿迹了。可见,杨梅不但是水果,还是良药。

  杨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特产果树。据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 ,野生杨梅的生长史至今已有7000余年。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西汉司马相如所著《上林赋》,其中有“樗枣杨梅”的词句,证实人工栽培杨梅距今有2200多年了。

  夏至前后是杨梅上市的日子,漫山满坡的杨梅林,绿叶凝碧流翠,红果乌亮烁紫,既好看又好吃,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曾为之吟诗作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杨梅文化”。

  在汉代,杨梅就进入了文学作品。陆贾在《南越纪行》中说:“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东方朔也在《林邑记》中记载:“林邑山杨梅其大如杯椀,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

  到了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是将杨梅入诗的第一人,他在《杨梅颂》中写到:“宝跨荔枝,芳帙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照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描写得生动形象。

  进入盛唐,杨梅同样是人们招待贵宾的水果。“诗仙”李白的《梁园吟》有“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之句。

  到了宋代,对杨梅的赞颂更多了。诗人平可正诗云: “五月杨梅正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 色比庐南荔枝深”;而苏东坡品尝杨梅后对其的评价更是直截了当:“闽广 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千百年来,杨梅在众多文人骚客笔下熠熠生辉、世代传诵,更在民间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

  相传二千多年前,江南各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永不为政。

  在勾践一次大摆庆功筵席上,范蠡带着西施悄悄离开了都城。他们遇河搭桥,逢山觅路,不久来到会稽山中。范蠡觉得此地虽然渺无人烟,但山上有果木,山下有清泉,是个安身的好地方。所以他们就在此伐木为梁,割茅为瓦,住了下来。

  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但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牙,涩得麻舌。西施吃得皱眉捧心,苦不堪言,而范蠡则心痛如焚。

  可怜这位满腹经纶名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的摇着一棵棵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血。

  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血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感动了上苍,染血的野果一下子变得水灵灵了。当西施把它放进嘴里时,已是香甜可口。

  于是,他们把吃剩的残核种在地里,世世代代传了下来,便变成了今天酸酸甜甜的杨梅。

  不仅如此,历史上还有一个与杨梅有关的典故,叫“望梅止渴”,一直让后人津津乐道:

  一年夏天,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有气无力。

  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

  士兵们听后,由于条件反射,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愿望),他们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一种事物,一旦有了文化做铺垫,也就有了无穷的魅力。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故事,无论是官方的记载还是民间的传说,都给杨梅增添了神秘色彩,人们吃的不仅是杨梅,还有文化,这也无形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杨梅充满了期待和回味。

  世界杨梅出中国,中国杨梅在江南,江南杨梅又以靖州杨梅为最。

  《靖州乡土志》有诗云:靖州杨梅尤擅名,申园梨栗亦争鸣;百钱且得论摊买,恨不移根植上京。

  一句“恨不移根植上京”,既说明了靖州杨梅的历史悠久,也说明了靖州杨梅的味道独特!

  靖州有着上千年的杨梅种植历史,而且种植面积特别大,其中“木洞杨梅”被誉为“神州第一梅”,历为朝廷的贡品。

  优良的生态环境,众多的杨梅品种,绵延万亩的杨梅风光,使靖州成为远近闻名的品梅和观梅胜地。2007年,中国特产之乡推荐组委会授予靖州“中国杨梅之乡”荣誉称号;2011年,“靖州杨梅”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2013年,靖州被农业部、中国林学会授牌“中国杨梅生态博物馆”。

  靖州杨梅以色泽呈乌、酸甜适度、果大核小、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著称。啖入口中,如含龙珠,清香顿时沁人肺腑。稍顷,其肉软化溶解,化为琼浆玉液,立感满口清香。而杨梅中富含的花青素,兼有抗衰老、延年益寿之良效,更受年轻女性青睐。

  随着时光的沉淀,时代的进步,杨梅地位越来越高,杨梅文化越来越散发魅力。靖州每年都举行杨梅文化节,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把杨梅产品推销到了全国各地。厚重的、独特的杨梅文化,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杨梅水果成为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金果。

  靖州杨梅为什么那么好吃、那样“红”?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除了这里的气候、土壤等因素外,关键是已经形成了文化品牌。同时,也与一个故事密不可分。

  相传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兵掳掠中原,遭到中原人民的英勇抗击。一年,当他带领队伍窜到靖州偏远的木洞时,适逢杨梅成熟季节。

  吴三桂的兵马又饥又渴,顺便摘杨梅充饥解渴。吴三桂连吃数颗,酸得龇牙裂嘴。他本患龌齿,经酸梅一刺激,痛得更加难受,一怒之下,当即下令将杨梅树砍光,然后拔营向贵州方向而去。

  第二年春天,木洞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翁,他先在一个叫上冲的地方,选好几个杨梅树蔸,用利斧一劈两开,将带来的梅枝插入,然后用泥土堆好、夯紧。

  说来也怪,那插入的梅枝茁壮成长,结出的杨梅与野生山杨梅大为不同,黑里透红,又鲜又亮,甜里带酸,酸中带甜,特别好吃。

  山民们无不欢欣鼓舞,家家户户效法在杨梅蔸上插入梅枝。不到数年功夫,木洞满山满坡又长起了杨梅树。

  这自然是个传说,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实,世上但凡美好的东西,都不是凭空而降,而是经过世世代代艰苦劳作而创造的。靖州杨梅,就是通过祖祖辈辈不断进行改良,才终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位,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品牌。

  在今天,古老的杨梅拥抱现代文明,勤劳智慧的靖州人探索出“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杨梅工业园区+杨梅种植基地+杨梅科研中心+现代冷链物流+杨梅文化旅游,为杨梅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靖州杨梅名扬天下,杨梅经济繁荣兴旺,杨梅文化持续火爆,杨梅产区生态优美……这,或许就是靖州杨梅经久不衰,越来越红火的原因吧!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