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千苗侗同胞共赴百年岩湾歌会 续写苗侗文化传奇

数千苗侗同胞共赴百年岩湾歌会 续写苗侗文化传奇 陈俊名 摄

数千苗侗同胞共赴百年岩湾歌会 续写苗侗文化传奇 陈俊名 摄

数千苗侗同胞共赴百年岩湾歌会 续写苗侗文化传奇 陈俊名 摄

精彩民族歌曲演唱  陈俊名 摄

民俗舞蹈表演 陈俊名 摄

对歌 陈俊名 摄

花苗姑娘精彩对歌 陈俊名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记者 陈俊名 通讯员 唐涛)8月9日,正值农历七月十四,湖南省靖州县大堡子镇百年岩湾民族歌会如期而至,今年已经是第112周年,来自湘黔边界48寨的数千名苗侗同胞共赴岩湾歌场,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续写着苗侗文化传奇。

  歌会对曲目和调式没有限定,形式自由,来自各地的歌手主要演唱当地的特色民歌,有河边腔、大同腔、三锹细歌、界上屋歌、客家歌、酸汤调等。

  本次歌会,还吸引了一批来自贵州、广东、广西、湖北等地的摄影、旅游爱好者前往,今年前往歌场的人数较往年都多,导致部分时段道路出现拥堵,当地政府部门及时安排人员执勤疏导交通。

  岩湾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西北边缘,四面群山环抱,四季绿树成荫,是苗族人民世代衍繁生息的地方。

  岩湾歌场的形成,来自于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清朝光绪年间,同乐寨的苗族青年歌手吴会湘等四青年常与贵州偏坡、乌坡、弥洞等地的四位姑娘相约,每蓬戊日都在附近的山坳上唱歌谈情,分别定下终身大事。甲午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人们到岩湾采购过节物品,吴会湘等四青年都在岩湾碰上自己相爱的姑娘。由于忙于农事,几对情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见面了,今日重逢,甚是激动。随即男歌女唱,忘情地诉说着各自的相思之苦和眷念之情,使过往的人们都深受感染,慢慢围上观看,随之也跟着唱起来。一时间人群如山,歌声如潮,直至唱到太阳落山才慢慢散去。第二年,这四对青年都成佳偶,并择期在同一天举行隆重的婚礼。这段佳话很快就传遍了各个村寨,从此,同乐寨的寨佬和其他各寨头人相约,把岩湾选定为歌场,并将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定为赶歌场的日子。近百年来,每年这一天,湘黔两省四十八寨的苗、侗、汉、瑶、土家等各族的男女老少都清早起来精心梳妆打扮,撑着太阳伞,戴着细篾斗篷,摇着花纸扇,一伙伙,一群群从各个村寨赶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歌场盛会。

  赶歌场的歌手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30岁以上的已婚男女,他们通常以赛歌歌喉,赛才华为主,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天文地理、古往今来,人间仙境都是他们歌唱的对象。在类别上表现聪明才智的“对歌”。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歌唱党和毛主席以及社会主义的“颂歌”。在形式上有男女对唱、男问女答、女问男答,男女混合对唱等。对手多以团寨为帮,由一名歌师领头,几名或几十名歌手组成一队,与对方边唱边“款”,边问边答,一直要分出胜负或双方比和为止。另一部分是未婚男女青年,他们唱的主要是倾诉男女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歌。这一天,他们只是把歌场作为一种相认识的媒介,如果遇到了意中人,便双双以歌相约,选定某日某时再到某一地点“玩山”对歌,加深了解,建立感情。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陈俊名 唐涛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