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渠江“神鱼”传奇

  朋友,你听到过渠江“神鱼”传奇的故事吗?估计你没有听到过。据我所知,靖州城区听到过这种事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不仅听到过,还亲眼目睹这条“神鱼”的雄姿。截至今天为止,已经三十二年了。但我对发现“神鱼”之事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今天,再次描述一番,供你,以及所有关心“神鱼”传奇的人分享。

  1982年初秋的一天下午,天气闷热,预示着有场雷阵雨。为了不吃大雨过后的浑水(那时还没有自来水),我挑着水桶朝金锹湾上首走去。回来时,侥幸在河边捉到一只大鲨鳖。当晚家人将其剁好、洗净、爆炒、清炖,并招呼邻居来尝新(鲜)。大家边吃边喝边夸奖:“太好吃了,又香又甜,像喝鸡婆汤!”次日黄昏,尝过鲜的侄子——章腾,效仿叔叔的我,手拿电筒,身背娄子朝河边走去……突然,我在房里听到“嘭嘭嘭,嘭嘭嘭!”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章腾。只见他脸色铁青,嘴唇发紫,气喘吁吁,结结巴巴的说:“细满满(即叔叔)我、我、我看见一条大、大、大鱼,好长哦——好长”,他一边断断续续地描述,一边用手比比划划。见此,我明白了三分,知道他是被鱼吓坏了,忙安慰几句“不要怕,不要怕,慢慢说,有我哩!”接着又问:“在哪里?“在河边井(碓款井)凼边”。侄子的话音刚落,我忙拿起电筒,杠把钉耙朝河边奔去。

  大鱼不动,离河边不过十来米,像条庞然大物静静地趴在丝草上。头埋在水里,露出水面的脊背有两尺高,从头到尾至少四米长,月亮照在鱼背上一闪一闪地泛着白光。我思忖,彼此较量,力量悬殊,加之河边淤泥太深,不敢冒然下河,只得站在河墈望鱼兴叹。这样僵持了几分钟,不知是大鱼没发现我,还是它故作不知,仍在原地纹丝不动。情急之下,我捡了块石头朝鱼掷去,只听见水“啪”的一声水花四溅,此举可能惊动了这个大家伙,只见它微微颤了颤身子,尾巴朝两边摆了摆,极其高傲的,很不情愿像条船似的向河中游去,稍稍露出的“鱼头”将河水一剖两开,掀起一层又一层的大浪。我站在河边,呆如木鸡,胆怯地目送着大鱼渐渐地,渐渐地离去。

  无独有偶,时间向前推十年。渠阳镇友谊大队(那时不叫村)一队队长刘光禄也发现过一次,同样是七月,渠江涨了水。一天晚上刘光禄在渠水之东的烂码台放挎钓(注:一种打鱼的工具,河的两岸打上桩子,桩子上拉有一麻(或棕)绳,麻绳下面绹有许多钓勾,鱼碰上即被团团勾住,无法挣脱)。次日麻亮刘划着鱼船收钓时,手一触绳子立马感到不仅沉甸甸的,而且抖动得用双手都难以控制。凭着多年捕鱼经验,他预料碰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大家伙。用力一拉,只见绳子左右摇摆,时而朝上游绷去,时而又向下游窜来。吊在绳子上的鹅卵石被拉得“哐哒,哐哒”地响。可能是“神鱼”拼命挣扎力气耗尽,亦可能是“神鱼”急于逃生用力过猛,突然翻滚亮白(肚皮),整个鱼身暴露无余。天啦!足有门板大!估计不下600斤。这条鱼来回乱窜,上下翻腾,掀起惊涛,拍击河岸,一个浪头把鱼船推上码头一级坎,随着浪峰退下小船跌下河谷。此时此刻,刘光禄好不紧张,或听到 “叭”的一声,手中攥的绳子早已中断。短短数秒,被鱼搅乱的渠水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经查,钓线钓勾被鱼带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一节竟有36颗碰钓被拉直,160多颗碰钓被崩断(碰钓制作:采用14号铁丝做成2.5寸长的钩子若干个,用桐油炒热、淬火、陶亮、磨尖即成,此钓钩弹性极强,非常锋利,相当坚韧,一颗钓钩可承受30斤左右的鱼之重量和绷力)。

  1962年秋季的一天,飞山公社红心大队第六生产队队长钱寿田俩爷已在水酿塘下游碰到过一桩怪事。那几天连续下雨,促使渠水上涨并呈米汤色。老队长与儿子从江东大笋坪“倒水”砍柴回来划着竹子棑路过龙王溪口,棑行得好好的,不知何原因,持篙站在棑头的老队长突然扭过头向棑尾撑艄的儿子大叫:“诗冬,我前面有条大家伙,黑压压的,不知是什么?想用篙子钉一下,你看行不行?”“爹爹,做不得!它如果拱翻了棑,你又不会水(游泳),会呛(指淹)死人的。”

  当天晚上,老队长面色抑郁,双目失神,闷闷不乐,茶饭不食,睡在床上噩梦不断。打这以后,他病了,病得不轻,足足在床上躺了半年,郎中把脉,说是被邪怪惊吓所致。”

  目睹这条“神鱼”的还有几人。那是1996年涨大水,水酿塘的邹学荣(80岁,已故),土桥鸭公庙的罗德成(70岁),大码头的邹秋桂老人(女,81岁)分别在龙王溪口、金鳅湾尾、大码头河边看到过。三人描述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见头部,只见尾身;鱼背上闪着耀眼的白光;露出水面尺余高的鱼翅像旗帜向前缓缓移动;前后左右有群一尺见长的小鱼紧紧簇拥。那阵势如同皇帝出巡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魏伟壮观。遗憾的是由于“神鱼”行动诡秘,现身时总把头埋在水里,至使观鱼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然也就叫不出它的尊姓大名了。

  18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听到“神鱼”再次现身的消息。如果从水中消失了,也应该见到其尸骨残骸,可,没有。有人说,可能“神鱼”潜在水酿塘或五龙潭;有人猜测,可能在浮桥头或龙凤岩一带;还有人分析,极有可能在网塘马鞍洞一方。分析归分析,事实归事实,没有人探险,只有天知道。

  刘光禄、石宪祥口述 石宪贵 作文整理

  -----《渠江的传说》编撰组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石宪贵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