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翻飞,浮现出很久之前发生的事......
新学期伊始,报名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陷入一个月沉静的校园,立马处处生趣乍现,孩子们红润光泽的脸庞,使得周围的景物更添异彩!而这些却让埋头在繁琐工作的我无暇顾及,我快速的翻看着学生的寒假作业,突然,一篇文章让我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因为那赫赫然印着我的名字,细一看,带着些许辱骂性的外号,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回顾刚涉入教学领域时,我立志要当一个朋友般的老师,和蔼可亲,不让学生有距离感。上课时,时不时和他们开些小玩笑,课后和他们聊天、玩耍,我更想当得不是一个老师,而是一个知心大姐姐。开头的日子,很轻松,一下课就总会有一大堆孩子涌进我的房间,虽然有时让我哭笑不得,但我内心是充满欣喜的。看!这些孩子多么喜欢我啊!然而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我们班原本在年级稳居第一的居然沦落至末尾,理由是不及格人数太多。得知成绩的那一刹那,感觉周围的景物都在淡去,呈现黑白,心中除了羞愧,更多是懊悔,对自己的怀疑充满了内心。后来,很多老师包括学生,给我的建议就是对学生要恩威并施,才能镇住,像我以前导致的一个严重结果是一大部分学生不怕我,于是学习便有些吊儿郎当了,毕竟现在他们因为年龄特点,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是很高,也由于成长环境,贪玩的心理较重,所以必须要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是个大环境,我无法改变,也就只能适应了。
带着些无可奈何,我的脸开始得故作严肃,对他们的要求也开始逐步严厉,至少课堂上我得这样。虽说课后的时光,我尽量让自己和以前一样,然而,还是明显感到很多学生开始离我远去,不再有那么多知心话像我述说,有些伤感只能把成绩有进步作为自己的安慰了。这一切的一切,皆不是我自愿,但导致结果已产生,看着自己全心为他们却招来这样的结果,本想着训斥一下,抬头看见的却是他紧张不安的尴尬神色,手不自觉的紧握着,我立马改变了主意,因为转念想想,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单纯没心机。再想想,自己的读书年代不是也充斥了类似很多的话语吗?相比之下,这个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本生教师和学生也属于一个对立面,难免会有埋怨。对于这个学生居然敢把对我不尊敬的话,写在要交给我的作业上,反而比只会在背后说的人坦然多了。而且,他的表情和神态也让我更加明确,他内心是知道这是不妥当的,想到这里,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于是,我便有点赌气似的开玩笑:”这个外号真让我伤心,看来我也得给你取个外号让你试试!“话语一落,这个孩子似松了口气,没有了胆战心惊,反而高兴地说:”知道了,不会了!“一个原本可能引起些许硝烟的事,也如此和平的结束了,事后,我也一直在庆幸,因为寒冷的气息只会让人紧紧裹住自己,再像刺猬一样的开始去防备,而温暖平和的风才会深入人的内心。
这件事结束了,但给我的感触却未完待续,而,让我沉思。反后来,我多次的把此事当做闲谈娱乐说给其他的老师听时,结果让我沉思了。因为基本反馈都是这个孩子太不像话,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一定要好好教训下;更有甚者说,要是他,直接两耳光!这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是我的做法错了吗?
其实,小孩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在这点上,有着更多的宽容他们,反面情绪往往不会维持多久。
刚刚还在哭泣的他们立马可以破涕为笑 ;刚刚闹得不可开交,绝交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却仍然过不了多久又变得形影不离了。这便是小孩的单纯可爱处呀!我们根本没必要把小孩一是极端的语言行为看的如此严重,并且耿耿于怀。
有很多老师都我们总是说也清楚的明白,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又是否真的把学生置于了同等地位呢?如果是,我们就不会会因为学生的不良语而生气,就不会有是学生怎能当众给老师难堪,怎能如此不像话?那怎么才是像话呢?我想便是学生得听老师的,学生得无比尊重老师,绝不能做有损老师面子的事情等等,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便是平等上的一大沟壑。很多老师都会有困扰,为什么学生那么难向我们敞开心扉呢?期待中,通过软硬兼施试图改变,可结果依旧是牙关紧咬,可惜了我们想变成孙悟空去心底看看究竟的,也只能想想罢了。我们一直崇尚平等交流,可是行为上却无形中加固了隔阂的堡垒,我们企图他们掏心掏肺,然而却又给他们所要陈现的东西定着无数的规则:你这样想是错误的,你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甚至暴力和怒骂附加于上,试问,长久过后,学生还敢跟你说什么?还能跟你说什么?于是,学生沉默了,我们也无可奈何了。
虽说,因我们班同学的口无遮拦,无数次尴尬光临,但我们班的学习气氛是最活跃的。而总有新奇想法,学习积极大胆的往往就是那些说话无边无际的学生了,在学习上,他们善于发现错误,敢于质疑;在活动中,他们总会毛遂自荐,表现力强。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学生不好的那一面时,更多应该看到的是好的那一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孩子了。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完美,但却总是把我们自认为完美的条例强加于学生身上,学生不快乐,我们也不快乐了......
当然,对于学生的不良语或是行为习惯,不能说顺其发展,只是我觉得在这时,我们很需要深吸一口气,用简短的时间稍作冷静,我想是可以想出比谩骂、训斥更好的办法,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着实牵动着这些幼小心灵啊!
所以,遇到学生不良语,请先深呼吸,往往你才能看到晴天!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谭甜田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