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昕怡)近年来,靖州县就业局以就业服务管理为中心,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全面完成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8年至2012年连续五年被怀化市评为“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至2009年连续两年被省、市评为“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2012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被推荐为怀化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
授人以渔,开启培训就业之门
“还是老话说的好,‘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啊’。等我学好了技术,再去深圳闯荡,那时候谁炒谁还不一定呢!”想起自己在深圳打工被炒的经历,38岁的蒙怀明愤愤不平。
蒙怀明是靖州文溪乡人。一年前,蒙怀明去了深圳打工,可因为没有过硬的技术,先后几份工作都被老板炒了鱿鱼。回家后,蒙怀明参加了县就业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电焊技术,如今已经学业有成的他再去深圳,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靖州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高度重视就业培训工作,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持续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强化培训力度。注重城乡劳动者培训就业需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梯度转移和城镇化进程,有针对性地增加、丰富培训内容,合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按照县人民政府“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培训工作统筹”新举措的要求,县就业局与县职业总校、和昌驾校等4家培训机构一起有序开展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培训事宜。同时,注意将创业意识引导有效融入到培训当中,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引导+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班,有效实现了以一个培训班实现三方面培训的效果。2012年以来,全县共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41期,仅2012年培训人数达5622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41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97人,下岗人员再就业424人。
政策扶持,铺平创业致富之路
“多亏县里的小额贴息贷款,让我成了养猪大户,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靖州新厂镇农民杨先仪说起小额贴息贷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显得无比喜悦。
杨先仪是村里有名的养猪能手,一直以来想自己创业扩大养殖,却苦于资金不够。县就业局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向他介绍了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并帮助他申请到小额贴息贷款10万元。如今,杨先仪建起了一个年出栏生猪1300多头的养猪场,每年能获利30万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靖州从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抓起,充分发挥创业扶持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返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支持等一系列创业服务。并把小额贴息贷款作为各类人员创业的“及时雨”和“助推器”,不断降低门槛,简化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贷款担保难、放贷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办理手续繁琐、贷款受众面窄等多个难题。此外,充分利用小额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就业援助、财政投入等优惠政策,在资金、税收、项目等方面提供帮扶,培养一批民营企业家、致富能人和创业带头人,带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实现创业和就业。截至去年底,全县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555万元,贴息金额246万余元,直接扶持创业458人,带动就业1380人。
优化服务,转变机关工作之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就是要将就业提升到生活和尊严的高度,从今年开始,县就业局将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努力推动我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提到今年及今后靖州就业创业工作,县就业局局长历幼安信心满怀。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靖州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完善服务举措,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群众满意窗口。县就业局以综合绩效考评为抓手,结合就业服务窗口建设,实行挂牌上岗、首问责任制、目标管理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大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和危机意识,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单位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规范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以创建文明和谐单位为动力,结合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实际,把以人为本、和谐成功、服务至上的理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来抓,严格公务接待标准,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树立了班子团结、分工合作、清廉为政的良好形象。单位氛围和谐、充满活力,干部职工心齐气顺干劲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职业技能培训及公益性岗位管理等方面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昕怡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