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靖州教育局抓“特岗政策” 优化农村校教师补充机制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谢真燕 秦明)8月2日,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来到靖州县藕团中心小学任教的特岗教师丁锐领到了由靖州县财政发放的第一次工资。日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丁锐办理了各项入编手续。作为全省第一批特岗教师,靖州县和丁锐一样仍在岗的还有13人,也都转为“地方户口”,成为当地公办教师。

  靖州2009年招聘的15名特岗教师中,除一人赴读研究生外,其余14人服务期满自愿选择在当地留任,占特岗教师总数的93%。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2年,靖州共招聘特岗教师94人,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管委会)、23所农村中小学。今年招聘的27名特岗教师涉及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11个专业,充实12个乡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据悉,自2000年全国范围内师范生不再包分配之后,靖州县从紧张的县级财政挤出教育经费,陆续通过公开招考补充了新教师,以不断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还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问题。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据统计,该县1140名农村小学教师中,有近半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这些在特殊时期作出过贡献的老教师们,已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目前正面临退休问题。在知识结构上,缺少大量音乐、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的专业教师,小学尤为突出。靖州县平茶中学校长甄达成说,前几年教师紧缺时,学校有些学科的课都安排不下去,更别说进行新课程改革了。而4位特岗教师陆续到任,让学校教学状况大为改观,不仅可以开齐课程,还可以进行英语口语等城里孩子才有的教学训练。

  2009年靖州县开始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由省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求设置岗位,按照学科结构科学搭配,这不仅能解决农村地区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也有利于避免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新的结构性矛盾。其“凡进必考,择优录取”的准入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有力保证了特岗教师队伍素质,缓解了靖州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和学科结构失衡的矛盾。

  同时,为了能把特岗教师“引进来,教得好,留得住”,该县教育局不折不扣地落实了“特岗”政策。3年“特岗”期间,靖州县除落实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外,其他津补贴和福利待遇与靖州县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同时,“特岗教师”在聘用期间还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当地在编在岗公办教师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有了政策保障,不仅靖州籍的各大院校优秀毕业生由“外流”纷纷“回流”,外县市区的优秀人才也加入靖州“特岗计划”。

  如今,特岗教师“安心从教”正逐步缓解靖州中小学教师在学历层次、城乡分布、学科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谢真燕 秦明

编辑:redcloud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乡镇传真
  • 部门动态
  • 美丽靖州
  • 其他视频
  • 靖州新闻
  • 怀化新闻
  • 特别推荐
  • 专题频道
  • 书记县长报道集
  • 时政要闻
  • 走进靖州
  • 社会民生
  • 通知公告
  • 文化艺术
  • 学习教育
  • 文明创建
  • 聚焦
  • 疫情防控

阅读下一篇

返回靖州新闻网首页